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文旅 > 正文

泉州清净寺:见证泉州番商云集灿烂海交史​

2021-05-07 09:00:1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 (陈英杰 摄)

泉州清净寺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千年以来,不断吸引着远渡重洋的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聚集,开展礼拜宗教活动。该寺西侧是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东边是民间信仰重要代表——关帝庙,各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于一条街道上,可见泉州文化的包容与多元性,涂门街也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精彩华章。1961年,清净寺经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入选“中国十大名寺”,也是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 三方石碑讲述泉州文化多元包容

“此地人们的第一座礼拜寺,就是这座最古老、悠久、吉祥的礼拜寺,名称‘艾苏哈卜寺’,建于回历400年(公元1009年—1010年)。300余年后,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斯,即设拉子著名的鲁克伯哈只,修复并更新了它,建筑高悬的穹顶、加阔了甬道,重修了高贵的寺门并翻新了窗户,于回历710年(公元1310年—1311年)竣工。”在泉州清净寺尖券门上方的两行阿拉伯碑文,述说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1009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了一座名为“艾苏哈卜寺”的清真寺,又名“圣友寺”。1310年,来自波斯设拉子(今伊朗)的穆斯林重修了寺院,所以其风格受到波斯设拉子当地清真寺的影响,现在世人看到的就是重修后的遗存。

清净寺作为使用至今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都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寺院内有两方与保护管理有关的重要碑刻。一方是《重修清净寺碑记》,1609年李光缙所撰,记录了当时修缮清净寺的经过,碑文中提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观念,这也可以看出当时传统士大夫对于外来文化,也会用中国文化加以解释。另一方是《重立清净寺碑》,是由吴鉴撰于1350年,是南门清净寺旧物。后因寺毁,该碑被移置涂门街清净寺,碑中提到“创兹寺于泉州之城南。今泉造礼拜寺,增为六、七”,描述了伊斯兰教从海路传入泉州、在泉州兴盛和建寺的情况,特别记录了当时泉州已建有清净寺六七座。

值得一提的是《敕谕碑》,是1407年(明永乐五年)明成祖朱棣颁发保护伊斯兰教寺院的文告。碑文中记载“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要求各地官员、军民不得怠慢欺凌穆斯林,违者治罪。

据悉,14世纪末期,泉州地区由于战乱,伊斯兰教寺院荒废,穆斯林的朝拜活动受到影响。到了15世纪初期,明朝皇帝朱棣颁布了圣旨来保护穆斯林及其寺院,由此穆斯林后裔在泉州得到延续。

1   2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