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热词 > 正文

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来稿选登(十五) | 一棵常青树

2023-05-26 17:19:25  来源:泉州史志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

由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开展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广大作者纷纷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大地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围绕主题、踊跃投稿,用笔书写泉州儿女们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实践,用心描摹泉州人民奋发奋进、向善向上的昂扬风貌。

我们将陆续选登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不代表作品已入围),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在文字中聆听新时代实干奋斗“担当者”、精神文明“践行者”、生命安全“护航者”、泉州精神“传承者”的先进事迹,感受“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本期推出新时代精神文明“践行者”——俞满堂的故事《一棵常青树》

一棵常青树

南安市关工委 叶森岚

2007年初,南安市九都镇还沉睡在山美水库的怀抱里,春风却已吹进了满堂师家的院子里,院子不大,传出阵阵笑语。

满堂师,全名俞满堂。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嗓门洪亮,中气十足,又浓又粗的眉毛抖擞着往上翘,办事待人都风风火火,在人群里很晃眼。走在路上总有人远远地大声跟他招呼——嘿,满堂师,今儿又上课去?

这一天,他刚结束了大半生的教学生涯,正式从九都中心小学退休,却立刻走马上任,挑起了另一副重担。

院子里的小叶榕树泛着青绿,愈发显得满堂师的脸庞黑里透红。他从怀里掏出热腾腾的聘书,摆在老伴面前,挺直了腰板说:“我还能再干30年哩!”“九都镇关工委副主任,俞满堂。”老伴捧起聘书,逐字逐字地念,想了半晌问:“这是个什么官?”他哈哈一笑:“这个‘官’是关心下一代的‘关’,我还要继续当孩子王!”

在山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件要费心思的事。满堂师乐意琢磨,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干就是16年,成了乡村青少年的“知心爷爷”。在他手上,牵头协调筹建了新东村、新民村两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每年吸纳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担任“课外辅导员”,坚持举办公益兴趣班,成为服务山区孩子学习娱乐的民生品牌。

他做得最出彩的一件事,是宣讲。作为“五老宣讲团”成员,他的宣讲鲜活生动,顺口溜张嘴就来,他讲白衣天使是“救死扶伤盛誉扬,医术精湛更闪亮。”他讲疫情防控是“只争朝夕不能停,疫场战斗要打赢。”他赞党的二十大是“马列主义中国化,三个务必心铭挂。四个自信向前跨,六个坚持不懈抓。九项强国耀中华,十个建设百姓夸。”

每天下午4点左右,估摸着孩子们刚放学。他在自家院子里摆出桌椅条凳,准备好茶水零食,小喇叭一响,“老俞开播啦!”就有三五个好奇的小脑袋探头探脑地钻进来。

起初稀稀拉拉来三两个人,他也一丝不苟把这堂“思政课”上好,慢慢地,大家都觉得他讲得有意思,来的人多了,院子里都坐不下,连新栽的小叶榕树也愈发蓬勃,满枝绿叶沙沙作响,仿佛意犹未尽的掌声和喝彩。

后来,学校也经常邀请他进校作宣讲,雷锋、小兵张嘎、王二小、潘冬子、小英雄雨来、刘胡兰、小萝卜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从书本上流淌出来,响亮在乡间、在课堂、在活动中心,孩子们围着他喊:“俞爷爷,再讲一个!”唤得他满心欢喜,讲起课来更起劲了。

这天傍晚,他正从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出来,赶着回家去,路过镇政府门口时,镇里的副书记拦住了他:“老俞老俞,商量个事。”他把摩托车一架,箭步跨上台阶,笑呵呵凑到副书记跟前:“领导有事请指示,不必商量。”

副书记把一份九都镇关于成立“理响武荣”宣讲小分队的文件递给他,上面的红印章还未干透,熠熠耀目。他反复翻阅了两遍,心突突地跳起来,激动地拍着胸脯道:“您放心,我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过了几日,1支由镇关工委、学校关工委、企业关工委“五老”成员组成的宣讲小分队成立,老党员满堂师成了宣讲主力之一。他把党的创新理论编写成一百多首顺口溜,语言清浅直白,传播得更广泛了,他用“乡土话”把人生道理、思政理论讲到群众心坎上,不仅孩子们朗朗上口,连家里的大人们耳濡目染,教育孩子时也能蹦出一两句来。

满堂师为人风趣,性格豪爽,人缘颇好。金圭村关工委名誉主任、企业家黄锦标,彭林村关工委名誉主任、企业家黄文成等众多乡贤都跟他成了好朋友。逢年过节,他就带着镇村“五老”一同到乡贤家里拜访,利用人脉优势发动乡贤解囊助学奖学,支持教育事业。

在蜿蜒曲折的环镇公路上,时常看到他骑着轰鸣的摩托车飞驰,他到学校里去,到村里去,到学生家里去,把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生活处境摸得透透的,再整理成厚厚一叠台账。

老伴心疼他,有时候劝他少奔忙,在家多休息休息。他瞪起铜铃般的眼睛,说:“我呀,别的本事没有,只剩下嘴皮子耐磨,给村里的孩子们做点实事好事,还不应该吗?”

那年夏天高考放榜的日子,柏油路上的热气仿佛蒸笼般熏得行人汗流浃背,大家都缩在家里不敢出门。满堂师往脖子搭上一条湿毛巾,骑上摩托车来到了镇上的制鞋厂,小跑着进了车间,拉起黄鹏(化名)的手往外走,边走边用大嗓门喊着:“娃,别打零工了,收拾收拾准备上大学去吧!”

出了厂房,满堂师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大信封递过去,黄鹏颤抖着手拆开,是一份火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眼眶微红,低着头喃喃道:“俞爷爷,我的情况,您是知道的。”

黄鹏是一名孤儿。

满堂师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管好好念书,学费和生活费的事我们来帮忙解决。”

见过黄鹏。满堂师又赶到新东村书记家里。村书记正泡好了茶,迎上来问:“老俞,你咋又来了?”

他甩了一把头上的汗,把黄鹏的助学金申请报告和家庭情况走访记录摆出来,跟村书记说:“咱们得再搭把手,出点力。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村书记奉上一杯热茶,说:“放心,有你在,全村乡贤、老同志们都会尽力相助。”

半个月后,满堂师跟村书记一道,把一本捐资明细账册和厚厚一撂现金送到了黄鹏家里。村书记握着他的手,诚恳地说:“老俞啊,我替这孩子感谢你!他没有亲人,你胜似亲人。”

这只是满堂师关爱弱势群体的冰山一角。十多年来,他的脚步走遍各个村落,村里的留守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一不牵动着他的心。据统计,他筹集特殊群体青少年关爱资金超100万元,动员乡贤设立助学基金、兴建教学楼、捐赠教学设备累计1000多万。受助学生的感谢信像雪花片一样从五湖四海飘落,他攒了厚厚一箱子,那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春天,是希望的隐喻。1947年出生的满堂师,生命之树依然常绿,2022年,他被泉州市关工委授予“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扎根乡土,他就像一棵不落叶的常青树,桃李满堂,绿意浩荡,把爱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山区青少年的心里,在贫瘠里开出最美的花朵,缔造出人生更多的“春天”。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