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热词 > 正文

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来稿选登(十六) | 余热映初心

2023-05-26 17:32:24  来源:泉州史志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

由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开展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广大作者纷纷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大地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围绕主题、踊跃投稿,用笔书写泉州儿女们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实践,用心描摹泉州人民奋发奋进、向善向上的昂扬风貌。

我们将陆续选登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不代表作品已入围),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在文字中聆听新时代实干奋斗“担当者”、精神文明“践行者”、生命安全“护航者”、泉州精神“传承者”的先进事迹,感受“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本期推出新时代实干奋斗“担当者”——周玉堂的故事《余热映初心》

余热映初心

泉州市泉秀干休所 杜指挥

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从生机勃勃的改革时期,到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始终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用信仰与汗水,守护着祖国大地的岁月静好,悠长时光,初心不改,尽管他们如今已满头白发,党龄更是超过70多年……却仍心怀赤诚,贡献余热,老党员周玉堂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玉堂,曾任晋江地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处长、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1931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12岁时受革命熏陶,在哥哥的带动下参加过抗日游击队,但因年纪太小被劝回。1948年,年仅18岁的周玉堂成为山西沁县公安局的一名公安队员,正式参加了工作。次年3月,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军南下。

“党叫我去哪我就去哪,大家不怕牺牲,我也不怕牺牲。”

1949年8月,他跟随部队到达福建省建阳县城,以中共福建省第一地委的架构接管建阳县政权,并参与接管了国民党建阳县伪警察局。

到达建阳县城的当天,国民党飞机轰炸刚结束,县城一片火海,看不到一家商店,看不到一座好的房子,也很少看到群众,当时新生政权力量有限,语言又不通,发动群众难,且没有基层组织做依靠,同志们一路上行军作战艰苦,身体虚弱,水土不服,很多人患疟疾打摆子,生疥疮,又无医无药治疗,更严重的情况是国民党军队虽然被打跑了,剩下的散兵游勇和武装土匪,时聚时散,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直到1951年6月中旬开始开展大镇反运动,才把土匪的嚣张气焰压下去,社会治安才逐渐安定了。

从参加革命工作到离休前,他辗转调动了多个岗位,从来没有讨价还价,到哪哪是家,曾先后在福州市、福鼎县、福安地区、寿宁县、古田县、晋江地区从事公安政法工作,为泉州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等工作奉献半生心血。

1993年,年逾60岁的周玉堂光荣离休,本可以在家好好享清福的周玉堂,却一刻也“闲不住”。1994年,他积极响应市委提出的“举全市之力,攻扶贫之坚”的号召,担任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主持协会的全面工作。当时协会只有几位离退休老同志,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办公家具,没有交通工具,没有扶贫资金,也不了解全市贫困乡村的基本情况。他就鼓励大家克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向市民政局所属的八一服务社租用了一间仓库作为协会的办公室,向几个单位借几件简陋的办公桌椅,没有交通工具,就自己带头骑自行车上下班,没有资金,就到沿海的富裕乡镇和几十家经济效益较好的工商企业搞募捐拉赞助。为摸清全市贫困情况,他不怕山高路远,花了不少时间深入边远山区、老区和沿海乡村,走访了许多贫困乡村、贫困户。

面对这些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如何帮扶,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外地经验,提出开发式“造血型”扶贫新思路,强调各乡村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山区土地多,土壤肥,水源足,气候宜,可发展当地群众过去习惯种养过的种养业,沿海可利用海洋和滩涂发展水产养殖业,有“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的可发展“红色”和“绿色”旅游业。重视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促进由产业到产品、由点到面,整村推进或全乡推进发展。扶贫协会通过不断地总结、实践,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到效益比较显著的扶贫点,切实做到了精准扶贫。

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用情、用心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扶贫工作上,泉港区黄田村、惠屿村,永春县东关镇、横口乡,德化县三班镇、英山村,安溪县长坑乡(今长卿乡),南安市东田镇等,都留下了他辛勤忙碌的身影。在20多年扶贫期间,市扶贫协会对八个县(市)、五十多个乡(镇)村开展扶贫活动,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人,促进了这些挂钩扶贫乡村提前脱贫致富奔小康,多次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扬,被评为省扶贫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了深入研究长江支队的历史,进一步弘扬长江支队的精神,作为曾经在泉州工作过的长江支队一代老同志,在市扶贫协会会长工作还没有移交之前,他就挑起市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简称“长研会”)筹备组组长的担子。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14年9月6日,市“长研会”正式成立,周玉堂担任首任会长。

泉州市“长研会”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承办2015年全省长江支队精神研讨会。他把组织好这次研讨会作为泉州“长研会”工作人员组织能力的练兵机会,亲自率人马驱车到福州,与省“长研会”商量对接,从会议论文的征集、审查,到邀请对象,会议的时间、内容、住宿、伙食等都作了详细的计划,亲自过问抓落实。2015年9月18日,“福建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长江支队精神研讨会”在泉州市金山老干部活动中心胜利召开,通过这次研讨会,泉州“长研会”给各地代表留下良好印象。

2015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为了告慰那些为解放泉州而牺牲以及已经逝世的长江支队老战友,他提出了建设泉州市长江支队纪念园的建议,并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建设泉州市长江支队纪念园的申请报告》。在筹建组工作的前前后后,他都亲力亲为、事必躬亲。纪念园开园后,他又向市委请求落实纪念园的管理单位,推动纪念园获授“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泉州市党史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发挥老干部政治、经验、威望优势,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周老长期支持和关心老干事业发展,不断助力21世纪泉州“海丝名城”建设。历年来,他多次参与市委工作征求意见会,并积极建言献策;多次参与市委老干部局多部正能量“老干部之声”访谈微视频拍摄,其中《20余年无悔扶贫路》在学习强国总台、泉州电视台等媒体刊播,《皓首初心》在学习强国福建平台、泉州电视台等媒体刊播。他参与拍摄的“从太行到八闽”央视纪录片,在央视9套刊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老周已经93岁高龄了,实践证明,不管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万象更新的新时代,他都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乐于奉献的一生书写了属于他的精彩人生。让我们向周老这样的新时代楷模学习,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可贵精神;让我们传承时代楷模精神,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