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热词 > 正文

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来稿选登(二十一) | “寻亲专业户”为侨搭桥

2023-06-07 12:24:42  来源:泉州史志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

由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新时代泉州红色故事征文大赛开展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广大作者纷纷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大地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围绕主题、踊跃投稿,用笔书写泉州儿女们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实践,用心描摹泉州人民奋发奋进、向善向上的昂扬风貌。

我们将陆续选登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不代表作品已入围),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在文字中聆听新时代实干奋斗“担当者”、精神文明“践行者”、生命安全“护航者”、泉州精神“传承者”的先进事迹,感受“讴歌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本期推出泉州精神“传承者”——陈少峰的故事《“寻亲专业户”为侨搭桥》

“寻亲专业户”为侨搭桥

南安市委宣传部 黄瑜鹏

他是侨,一位倦鸟知还的菲律宾归侨。

他是“桥”,20多年来多次往返海内外,为寻根心切的华侨们搭起一道连接他乡与故乡的桥。

现在,年过不惑的他仍然在义务为华侨寻亲的路上奔忙,他就是“寻亲专业户”陈少峰。

陈少峰生在华侨之家,曾侨居菲律宾三宝颜市,现在已经回到故乡南安市诗山镇生活。二十年多来,他义务帮助侨胞们寻根问祖,帮助30多位乡亲找到亲人和故土,成为乡亲口中的“寻亲专业户”。求助人中有第一代华侨,更多的还是华裔后代,其中不乏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得力助手侯西反的孙女侯韦美以及菲律宾著名侨领黄年荣等人。

“我还记得他们亲人相聚抱头痛哭时候的场景,真的很让人动容。”说起为何走上帮助他人寻亲的道路,陈少峰至今仍为第一次为侨胞寻亲的经历而感慨万千。原来,他年少时曾在菲律宾三宝颜经营一家小店,因共同的社团与同乡关系结识了同样在此经营店铺的陈老,两人关系十分亲厚,乃至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陈老也将自己的身世与陈少峰分享,他祖籍南安,20世纪40年代独自下南洋谋生,成家立业后,为家庭奔波劳累却再也没能返回家乡,也跟家乡的亲人们失去了联络。“那天,陈老很悲伤地跟我说,希望趁着还能走动,再见自己兄长一面。”陈老的愿望犹如一粒种子,在陈少峰心中的沃土里开始破壳,陈少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已经破土的种子尽快实现迎接阳光的那一刻。

2001年,年轻的陈少峰带着陈老提供的信息回到两人共同的故乡南安市诗山镇帮忙寻亲,最终,他成功地在镇上的鹏峰村获悉陈老亲人的的音讯以及在香港的详细住址。事不宜迟,陈少峰马不停蹄地帮助多年未曾出国的陈老办理相关手续来到香港,与阔别多年的兄嫂成功团聚。

“那时候我才20岁,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深深感到自己真的是做了好事。”看着陈老与阔别多年的亲人相拥痛哭的感人场景,陈少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暖流。从此,他走上了义务助侨寻根之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或受人之托,或主动承揽,一直行走在义务寻亲的路上。

陈少峰正翻阅族谱等资料,为侨亲寻根找寻线索

陈少峰说,他身边有不少侨胞都是长辈,很早就远赴海外,在烟波浩渺之中失去音讯,与家乡也渐渐断了联系。这些年来,许多年纪较大的侨胞都通过身边人介绍或者媒体牵线找到自己,希望他能帮忙寻亲。“比较耗费精力寻找的有27次,其他一些很快找到的,就没有记录下来。”

由于信息的缺失,寻亲过程有时候就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不少,陈少峰却乐在其中。在“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之前,他只能尽力发动相识的侨胞和宗亲会的关系网去寻找知情人,或者通过翻阅族谱、查看侨批、四处走访甚至到深山老林乃至海外的墓地里比对碑文的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信息。“有一次我到菲律宾的一个墓地上去寻找墓碑信息,一个个墓碑看过去,最后还真让我找到了。”由于中国文化中对死亡的敬畏和避讳,墓碑对很多人来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对于陈少峰来说,伫立于墓园的时候,他的手搭在墓碑上,就像搭着老友的肩膀,一边感慨,一边细致地辨认着墓碑上的文字。

为老人戴仅生寻找海外生父的音讯,就是一次艰难曲折的经历。2017年,陈少峰在媒体上看到南安市梅山镇老人戴仅生苦寻生父的新闻,心生恻隐,决心对他伸出援手。原来,戴仅生年幼时母亲辞世,父亲戴桃源南渡菲律宾,一去60多年音讯全无。

除了这么一点信息以外,陈少峰手头并没有太多线索,只能发动自己的关系网去多方寻访。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从菲律宾有妫堂三宝颜分堂名誉理事长陈庆赐夫人戴美丽那里得知,戴桃源正是其堂叔父,却已经于上世纪70年代末沉船遇难。遗憾的是,那时她还小,长大后又与堂叔父的子女失去了联系。

陈少峰只好遍询同船遇难者的家属们和其他侨亲,可惜无人知晓戴桃源后代情况。“我又打遍三宝颜老华侨的电话,也通过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秘书长陈燕胜寻找,仍如同大海捞针。”他说,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和华侨们保持联系,有时一通电话就打几十分钟,前后花去1000多元电话费。   

50多天后,诗山籍侨亲陈建煌终于传来喜讯:找到戴桃源一个儿子,英文名叫乔治,日常使用西班牙语(三宝颜通行语种),不会普通话。陈少峰便让在菲出生、西班牙语更流利的妻子李佳珍代为通话兼翻译。兄弟俩第一次通话,仅10分钟,对于已经奔波劳碌几个月的陈少峰来说,此刻心中已经是无比欣慰。

时至今日,陈少峰的手机上都是各种各样的侨胞寻亲信息,而义务寻亲,也已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也经常鼓励侨二代、侨三代回来,因为不能断了亲情血脉的联系,不能让这条‘线’断掉。”对他来说,义务寻亲,其目的并不止于相见,更重要的是让新一代的侨胞们能够把乡土情这一血脉联系延续下去。

2018年,陈少峰陪同寻根成功的菲律宾侨亲黄年荣到黄氏宗祠了解情况

“我希望自己的小孩能讲汉语、写汉字,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里,‘根’就是故土,是难以割舍的情怀。”他的目光中总是这样满含期待。可喜的是,他看到越来越多人加入了义务寻根的行列当中,“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可以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帮助侨胞实现“一键寻根”。而各级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组织举办各种寻根溯源主题夏令营、游学等活动,让更多新一代侨胞们能够回到家乡、了解家乡、爱上家乡。

这些年来,陈少峰在海外与许多华侨华人聊天时,总爱和他们聊起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同胞骨肉们绵延不绝的思念之情,并热情洋溢地对他们说:“我来帮你寻根,你们都回来看看啊。”通过陈少峰的义务寻亲,许多老华侨阔别数十年后回到家乡,实实在在感受到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而新生代华侨们也有了踏上祖辈们生活故土的机会,切身体会祖辈“落叶归根”的情怀。

月是故乡明,情亦家乡浓。只要世间有人离乡背井有人漂泊四方,有游子客居他乡有游子倦鸟知还,陈少峰们就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同胞寻亲成功的佳话便会继续流传开来,成为新时代让人传颂的动人泉州故事。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