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人物

台风已经过去,救灾工作还在继续,在抗击台风和救灾过程中,泉州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有勇有谋的领导干部、志愿团体,在危险来临时,他们毫不犹豫奔赴抗台救灾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

 资  讯 

永春巫金春放下受损养殖基地 两度及时转移群众

即时 | 2016-11-08 11:20

放下受损养殖基地 两度及时转移群众

永春东关镇人巫金春因台风中的义举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巫金春当时在东关桥的两端帮助劝导转移村民

核心提示

9月15日,超强台风“莫兰蒂”携狂风暴雨来袭,给泉州市带来了巨大损害。在抗灾重建期间,泉州市各地涌现了众多典型,永春东关镇人巫金春就是其中一个。路遇洪水威胁大桥,他放下自己受损的养殖基地,和镇村干部一起,两度及时劝导转移桥上村民,还想方设法帮助安置群众,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

昨日,记者了解到,在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巫金春入围11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作为“助人为乐”类别155号候选人参与评选。

□本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姚德纯 文/图

遇桥洞被堵 及时拦下过桥者

9月15日一早,得知龙坑山上的白番鸭养殖基地受损,巫金春驱车前往查看。到半路时,前方道路因溜方被堵,无法上山,而且通信中断,他只能调头回家想办法。

途经美升村时,他看到流经该村的桃溪洪水暴涨。他下车查看,只见横跨溪两端的美升大桥下桥洞被一大丛竹子堵住,洪水随时可能漫上桥面,而车辆行人还在桥上面行走,十分危险。情况紧急,他马上叫来镇干部,一起设置警戒线封锁大桥,排查险情。“大水很快就漫上了桥面,还好及时处理了,没有巫金春的帮忙,就危险了。”东关镇干部郑卫国说。

此时,雨越下越大。“风雨这么大,东关桥肯定很危险。”有着多年建筑经验的巫金春告诉郑卫国,建议他一起到东美村的东关桥去查看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与洪水赛跑 桥塌前疏散群众

7点多,两人驱车赶到东关桥边,从上游下来的洪水来势凶猛,桥上竟有不少群众在围观。

“洪水越来越大,水位不断上涨,一定要马上疏散桥上人员,转移周边村民。”听到巫金春的建议后,两人马上行动起来,将桥上和桥边的围观人员劝离。随后,巫金春又驱车四处找人来帮忙,并与派出所、镇村干部一起设置警戒线,转移群众。

“溪对岸的群众也要转移。”东关桥不能经过,他又载着郑卫国等人绕道邻近的东平镇轻工大桥,走了10多公里,赶到溪对岸。谁知,溪边的村民们不愿意转移。“我与村民比较熟悉,跟他们沟通会比较好。”此时,他又主动提议,并跟着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很快,在他的协助下,桥附近的9户村民终于转移。转移过程中,他发现有个老人长期瘫痪在床,需要担架才能挪动。因为通信中断,他又驱车赶到镇卫生院叫来120救护车帮忙。

10点多,在洪水不断冲击下,这座近千年的古桥部分桥面垮塌,所幸周边群众已被及时转移。“如果不是有他来劝我们离开,后果实在难以想象。”至今回想起巫金春的义举,村民郑先生仍十分感动。

坚守避灾点 来回奔波送餐忙

封锁东关桥后,他继续留下来帮忙守着桥尾,防止村民冒险进入危险地带。午饭时间,他又帮忙送餐给抗灾一线的工作人员。临近傍晚,他又和村干部一起忙着买米、买菜,为给避灾点群众准备晚饭。“那天我就负责跑运输,来回10多趟。”直到当晚11点多,他才回到家中休息。第二天一大早,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避灾点。

16日下午,巫金春这才抽空带上米、蜡烛等物品,匆匆赶到他的白番鸭基地,查看受灾情况。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他十分痛心,基地水塘被大水冲垮,鸭舍倒塌,1万多只鸭子损失过半。“那时,他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上山去基地的,提前挽回一些损失,但是他只顾着帮忙转移安置群众了。”郑卫国说。

如今,村民的生活早已恢复如初,但巫金春的基地还没有整修好。“等水泥路修好了,就可以好好整修下基地再次重来。”虽然损失惨重,但巫金春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下一次再让我碰到这样的事情,我还是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钱没了还可以再赚。”

【抗灾人物】邬天宇高强度作业 心绞痛入院治疗

即时 | 2016-10-16 10:58

灾情前,战士邬天宇连续高强度作业9天,突发心绞痛入院——

“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

邬天宇因心绞痛住院治疗

核心提示

从9月28日抵达德化开始,武警交通三总队第八支队一大队战士邬天宇和战友们就一直奋战在一线。10月6日,在连续高强度作业9天后,邬天宇刚跳下挖掘机,突然感觉胸口一阵疼痛,战友们急忙把他送到德化县人民医院急救。10月9日,经过治疗调整,邬天宇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他强烈要求,并提前办理了出院手续。近日,他和战友们成功完成支援任务,返回驻地。

□本报记者 陈明华 蔡紫旻 通讯员 廖振华 薛东东 文/图

为掌握信息 不惧危险探灾情

邬天宇入伍两年多来,先后参与了连城山洪、泰宁泥石流和台风“尼伯特”、“莫兰蒂”、“鲇鱼”等应急救援任务。

9月28日,部队从厦门抢险一线刚回到营区,台风“鲇鱼”接踵而至,造成德化县境内多条公路断通。接上级命令,邬天宇等120名官兵急驰援。作为最早抵达灾区的部队,他和两名战友受命侦查灾情。在南埕镇通往塔兜村和枣坑村的县道329线路段,一个大塌方成了“拦路虎”。为掌握第一手资料,邬天宇冒着被落石砸到的危险,爬上塌方体,查明山顶有无裂缝、高悬危石等信息,并推算出塌方量达15万立方米以上。

根据这些信息,排险抢通方案制订出来,在中队长张泽元的带领下,邬天宇等数十名战士投入南埕塌方抢通中。9月29日11时许,现场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退——退——退!”10秒钟后,失稳的山体滑落。担负安全员的邬天宇,及时发现苗头,提醒作业人员避险。邬天宇总结出一个“秘诀”:安全员要目不转睛,盯着塌方体和山顶,发现有尘雾冒出或小碎石滚落,立即吹响口哨,快速撤离。

“队长,我年轻身体好,还能继续加班,您就放心吧!”为了早日打通损毁公路,邬天宇和同伴不分昼夜、冒雨奋战在一线,他多次主动请缨,投入到夜间加班的抢通作业中。邬天宇和战友们连续奋战6天6夜,排除大小险情65处、清理塌方溜方82处、抢通损毁道路48公里,胜利完成了任务。南埕镇、水口镇通往7个“孤岛村”的公路全线恢复畅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高强度作业 心绞痛入院治疗

官兵们还没来得及调整休息,第19号台风“艾利”又到来。为确保公路通行安全,部队决定采取拓宽、保通、防范“三管齐下”的手段,预防台风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邬天宇和战友们继续战斗,操作挖掘机在南埕的滑坡体上整理出一个三级平台,达到稳固山体、保通道路的作用。

10月6日中午,在一次高强度连续作业后,邬天宇从挖掘机驾驶室跳下。忽然,一阵剜心的疼痛袭来,他用手捂住胸口,一时说不出话,面色煞白。同伴发现后,第一时间把他送进医院。经诊断,邬天宇为突发性心绞痛。医生说,主要是因为连续的高强度作业,还有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突然间的心绞疼痛、心率过快。

“指导员,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躺在病床上,满脸倦容的邬天宇,眼神十分坚定。“天宇同志,你是好样的!但要记住,身体是本钱,不能轻视,先养好身体。”专程赶来看望邬天宇的武警交通第三总队副总队长陈礼锦语重心长地说。

10月8日,经过治疗和调整,邬天宇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他提前办理了出院手续。10月9日,他返回部队驻扎在德化县南埕镇的野战营区,和战友踏上了保通抢险一线。

【抗灾人物】张金城:群众信任与支持是最大动力

即时 | 2016-10-13 15:49

张金城(右二)与镇、村干部及武警部队商讨救灾方案。

东南网10月13日讯(通讯员 吴有森 李宏图 本网记者 潘贤利)“自10月4日,全市抗台风紧急预案撤消后,我们便组织村民开展灾后自救,至10月7日,从塔兜至枣坑总长14公里的道路主干道已经抢通了,路上的溜方80%已经清理完成。”德化县南埕镇枣坑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城说。

“目前,我们仍在抓紧清理溜方塌方的路段,但通往枣坑角落的道路有20多处塌方,大的塌方点需在南埕南塔公路主要塌方点修复后,工程车辆才能进入施工,预计仍要3-4天道路才能畅通。”

除了加紧对通村道路的清理,张金城同时也组织村民抢收粮作物,目前已经抢收了近80亩的稻田。由于连日的降雨,抢收的稻谷无处晒干,张金城组织村民将稻谷存放在村部和村旧小学的空地上晾晒,以便保持通风,避免发霉。

回忆起抗“鲇鱼”台风的过程,张金城历历在目。

9月27日上午,在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抗台风、抗洪的紧急会议后,当天下午,张金城组织村两委召开两委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分头至处于低洼地带的石龙溪、田置和枣坑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摸底通知, 将13名村民撤离至村部与村旧小学进行安置。

此外,在田置角落非灾害点的张天赐和张金兰夫妇家中,感觉到他们家存在坍塌的风险,村干部也及时将夫妇俩转移到村支委张建都家中。受整夜的大雨侵袭,在后半夜这对夫妻俩的房屋坍塌了一大部分。

“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我和很多村干部一样整夜都不敢放松警惕。”张金城说,每隔半个小时他都会至河边检查水位的变化。在9月28日早上8时,河水不断上涨,已漫上了石龙溪公路的路面,至晚上11时,石龙溪的总降雨量超300mm。

“由于石龙溪位于石牛山的下游,如果上游的降水量更大,后果将不堪设想。”感觉到局势的紧张,张金城立刻打电话给镇防汛办的领导,查看石牛山的总雨量,在得知石牛山的总雨量只有54mm的时候,他才稍稍松了口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水毁道路,张金城(右)和镇村干部徒手清障。

9月29日上午,雨水慢慢小了。张金城组织村两委查看村里的道路和房屋等的受灾情况,发动村民们对淤积和受损的道路进行清理和抢修,及时抢通出一条应急的摩托车通行便道前往各角落察看灾情。

同时,面临通电、通讯、交通都中断的困境,张金城不忘对受灾村民的安慰和关心,统一安排他们的食宿,与他们聊天沟通,避免村民返家发生其他危险。

晚上,张金城自带的矿灯也派上了用场。由于村部的手机信号很差,每隔3个小时,他都要到离村部500米远的空地上去打电话给乡镇领导汇报情况,“虽然信号时有时无,听不清楚,但灾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每个电话都很重要。”张金城说。

经过武警官兵部队连日奋战抢修道路,10月3日,南埕镇通塔兜、枣坑两村的南塔公路被抢通了,张金城揪着的心才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今年7月9日,在抗“尼伯特”台风中,张金城的胰腺炎发作,在县城住院了一个月,为了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此次抗“鲇鱼”台风工作,他随身携带着治疗胰腺炎的药物,并且每天坚持服用,生怕身体又出问题耽误了村里工作的开展。

对下一阶段,为尽快恢复村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张金城将带领村两委加快对整个村三条公路的抢修抢通;在短期内抓紧修复冲掉的水坝,保障村民的生活用水;在秋收之后,对受损的农业水利设施也进行抢修。

“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便是我们开展工作最大的动力。”对于枣坑村的灾后重建,张金城充满了信心。

【抗灾人物】潘堡强:恢复重建等不得、慢不得

即时 | 2016-10-13 15:17

10月11日,潘堡强和村支书黄玉誉准备到学校安置点巡查。

东南网10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宏图 吴有森 本网记者 潘贤利)“大爷,晚上天气凉,要注意保暖。”“大娘,您先别急着回去,在这就像自己家一样,大家在一起也较温暖。”10月11日,天快黑了,山上天气多变,又下起了毛毛雨,水口镇党委副书记潘堡强和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又巡视了一遍梨坑村的几个安置点后,又来到旧小学的安置点内,帮五六位留守老人生火做饭。

“大家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工作非常到位,我们在这住得很是舒心。”96岁高龄的黄两成老人说,他看在眼里,心里也很感激镇村干部,夸赞大家面对灾情,一点儿也不含糊。

“每天都要巡查几次,这么多天,来来回回我也不知走了多路。”潘堡强说,自强台风“鲇鱼”袭击了梨坑村,他已近半个月留守在村里,协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组织村民防抗台风与灾后自救重建工作。

说到这次台风“鲇鱼”的遭遇,潘堡强记忆犹新。受台风“鲇鱼”影响,从9月27日晚开始,梨坑村开始出现强降雨,28日凌晨3时20分许,潘堡强听到“轰”一声巨响时,意识到山洪暴发了,他立即组织镇村干部把驻地的几位群众转移到地势较高的黄民进家中。刚回头,在黑暗中,眼前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矿灯照处,停在村口的两辆小汽车没了,通往小学的桥也不见了,黄连明家冲毁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潘堡强帮村民抢收稻子。

3时30分,潘堡强急忙向镇里汇报梨坑村正受山洪袭击,情况危急。他又赶紧组织大家入户或挨家挨户电话通知村民进行转移。此时,风急雨大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即使有矿灯,能见度也仅有一米左右;风雨拍打在他们身上,即使穿着雨衣,也全身湿透泥沙满身。他们花了5个多小时,终于将63名村名全部转移安置在村部、学校和村里一座小宫庙里。

当晚,尽管受凉感冒,声音沙哑,潘堡强和镇村干部还是没敢睡,时刻保持警醒,没电就点起蜡烛,和村民聊天,安抚大家的情绪,直到天亮。

“和群众同吃同住,想方设法解决吃住问题。”29日清晨,由于山洪冲走了一切,用水成了大问题,潘堡强和大家一起抢修自来水,保证各个安置点有水喝,并让工作队负责人甘永振和村主任黄奕星等去察看全村受灾情况,包括公路损毁情况。

9月29日上午11时,由镇村干部和民兵组成的抢险小分队抵达梨坑村,带去了上级的关怀的生活物资。“被困了那么久,大家像见到了分别已久的亲人似的,非常感动。”梨坑村支书黄玉誉说,同时在潘堡强副书记的有序组织和协调下,大家团结一心,增强了抗击台风灾害的信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9月30日,雨小了些。由于梨坑村的地理位置特殊,整个村庄坐落在山坡上,为了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潘堡强组织村民自救,对房前屋后的水沟、水渠进行清理,对竹林路的水沟进行清淤,以防堵塞引起塌方、溜方,避免危及群众的房子。

“十多天来,潘副书记只在10月5日和9日回过两次家,其中9日还是在城关开会,每次第二天七点多又赶到村里。” 梨坑村支书黄玉誉说,从9月27日至今,潘堡强一直驻守在梨坑村,和受灾群众一起抗灾救灾,始终冲在最前面,共度难关,深受群众好评。

“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尽快恢复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潘堡强说,灾情过后的每一天,只要天气稍微有所好转,他就会组织群众进行灾后自救,加快清理水沟,搬运石头、杂物,帮助村民抢收田里的稻子。

直到10月11日,潘堡强依然忙碌着。“群众安危无小事,群众生产、生活就是我的全部,恢复重建等不得、慢不得。”

【抗灾人物】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 背着村民求医

即时 | 2016-10-08 10:05

民警背着患病村民穿越山路

昨日,德化南埕镇塔兜村62岁的张大爷特意打电话到南埕派出所,对民警等人在台风期间的热心救助表示感谢。原来,9月30日,老人突然患病,急需就医,村里通往镇区的唯一公路被溜方阻塞。就在家人焦急万分之际,南埕派出所民警张毅与两名武警战士和1名镇干部赶到,背着老人翻山越岭徒步1个多小时,终于将他送到镇卫生院救治。

受“鲇鱼”台风影响,德化南埕镇通往塔兜村、枣坑村的唯一公路南塔公路因溜方受阻。险情发生后,各方随即投入抢通工作。

为保障群众的安全以及抢修工程的顺利进行,南埕派出所对南塔公路进行封闭管制,并安排民警轮班值守。

9月30日上午,民警发现一位老大娘站在警戒线边上,神情十分焦虑,就上前询问。经了解,这位大娘姓张,是塔兜村村民,她的老伴张大爷在家里患了急病,发烧、腹痛,十分痛苦。张大爷挣扎着从家里走出来,却被塌方的山体拦在了半路。张大娘得知后,急忙从县城赶过来,却没有办法进去。

获悉情况后,派出所立即向镇政府报告,组织人员实施营救。民警张毅在当地工作多年,对人员、地形较为熟悉,他主动提出带队救援。由于老人病情不明,为节约时间,他带领2名武警战士和1名镇干部,冒着不断往下滚落的泥石,涉险穿过塌方点。

安全通过后,他马上与张大爷取得了联系,得知对方已发烧一天多,从家中走到塌方点后体力不支,且腰腹的阵阵疼痛让他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是从危险的塌方点穿越过去。能不能绕过塌方点,从山顶爬过去?山林中方向难辨,如果方向走偏了,将会延误老人的治疗。

就在这时,张毅从附近村落一位老人口中得知,还有一条小路可以从山顶的竹林绕过塌方点。4人当即扶起老人向山顶出发。走了没多久,老人病痛加剧,步履维艰。为了尽快将他送医,4人就轮流背起老人,走了三四公里山路,最终及时赶到镇卫生院。经检查,老人由于中暑引起发烧与腹痛,幸亏及时送医,否则再拖延下去就很难说了。

昨日,老人打来电话时,张毅正在南塔公路疏导交通。节日期间,他和派出所的同事都没有休息,一直坚守在一线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本报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潘新厦 郑剑智 文/图

【抗灾人物】安溪祥华钟昆明:平凡岗位出彩人生

即时 | 2016-10-06 13:49

东南网10月6日讯(通讯员 许艺燕)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给安溪县祥华乡造成了严重影响。抗台防汛队伍中,总能见到一个瘦弱的身影,虽然面容憔悴、满身疲惫,但他却坚持不懈、果敢向前。他,就是祥华乡司法所所长钟昆明。

9月13日,接到上级关于防抗台风的命令后,钟所长立即带领驻村干部奔赴距离乡政府14公里远的河图村。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制定值班表、制定应急抢险预案、准备救灾物资,不断的入户巡查,不断的转移人员,钟所长用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力将台风影响降到最低。

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15日凌晨5:45,大风吹倒河图村吴时忠房屋边的两棵大树,屋内吴时忠一家生死不明。接到群众报告后,钟所长连同驻村干部连雨衣都来不及穿,立即奔赴现场。赶往现场的路途中(不到五分钟),钟所长冷静有序地通过电话,指挥已到现场的村两委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并先行组织抢救,同时,将事件上报乡党委政府。

风吹得人都站不稳,大雨模糊了视线。赶到现场,钟所长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两颗大树被狂风拦腰折断,重重的压倒吴时忠的房子,救援难度相当的大。钟所长回过神来,马上让驻村干部联系铲车、挖掘机、救护车,同时,与应急抢险人员边协商抢救方案边自发加入救援队伍中。

不能用大型挖掘工具,因为可能会引发对被困人员的第二次伤害;不能戴手套,因为抢险手套太厚,不灵活。钟所长与救援人员先使用工具清除大体积的掩埋物,而后赤手空拳挖瓦砾、挪砖头、挖泥土,由于长时间的作业,手指和手掌已伤痕累累。救援中,钟所长不断强调“救人是最重要的,无论多困难都要把人救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众人的努力,伤势较轻的年轻女性被救出,简单询问情况后,钟所长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情绪安抚及身体检查。转身,他再次投入抢救工作。累了,坚持!手磨破了,坚持!全身湿透了,坚持!被小钉子、小竹片扎了,坚持!看到瓦砾中露出的部分4岁小女孩及老妪的身体时,他更是卯足全力,争分夺秒。终于,昏迷中的小女孩及老妪被分别救出。钟所长发现伤势严重的老妪面呈紫色,尚有体温,他顾不得其他,把老妇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打通气道,清理她嘴里的异物并循环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场几十位干部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有的群众当场感慨“亲人都无法做到如此”。钟所长不间歇地施救、施救再施救,直到救护车抵达现场。

看着救护车离开,钟所长暗暗发誓,一定要确保河图村抗台防汛工作不再发生意外。深呼吸,带着疲惫的身躯及浑身的泥土,钟所长消失在瓢泼大雨中,他继续投入到了村里的各项防汛巡查排查工作中……

19年的乡镇工作经历,钟所长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他对党忠诚、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传经授道、作风正派、兢兢业业,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他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职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抗灾人物】安溪感德杨南山:彰显党员风采与责任

即时 | 2016-10-06 13:49

东南网10月6日讯(通讯员 许艺燕)杨南山是安溪县感德镇党委副书记,在感德镇槐东村防抗第14号台风“莫兰蒂”时,杨南山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防汛抗台的第一线,彰显出了一个党员干部的风采与责任。

在台风“莫兰蒂”登陆前,槐东村暴雨如注,水势猛涨。面对灾情,杨南山组织全体村干部对居住在地质灾害点和新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及旧房危房的52名群众进行转移,并及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指派专门的村干部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时要求村干部务必坚守岗位,加强危险地段巡查,对各受灾户再次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避免出现受灾群众回流现象。

9月15日凌晨一点,在得知杨进仕、陈西川等群众被大水围困时,杨南山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雨在不知水情的情况下,深入被困点用安全绳系在受困群众腰间,并帮忙将受困的老人、小孩背到调来救援的铲车上,及时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共计转移受困群众77人。

槐东村在受灾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杨南山本着不等不靠组织的原则,迅速组织村干部及村全体党员进行灾后自救、卫生消毒、河道整治等工作,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杨南山,是槐东村防汛抗灾、灾后重建工作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抗灾人物】安溪龙门:村支书敲打铜锣满村跑

即时 | 2016-10-06 13:48

东南网10月6日讯(通讯员 许艺燕)今年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来袭,安溪龙门镇龙门村遭遇特大暴风雨,仅9月15日,该村降雨量接近200毫米。

邱东海是安溪龙门镇龙门村党支部书记。前一天接到台风预警后,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部署转移安置等工作,共转移安置自然灾害点群众32人。

15日3时许,狂风暴雨袭击龙门,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的邱东海不放心群众安危,赶紧通知村干部再次巡村,自己则抓起手电筒和挂在办公室的一面铜锣,一头扎进暴雨中。

当天,从3时到11时,他在村里来回跑了10多趟,连续敲锣、手摇报警器8小时。而从14日中午直到15日晚上,邱东海一直在村委会值班,期间还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宣传台风最新动态,做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危险地带转移人员的思想工作。

“锣声清脆,传得远,村民也听得更清楚。”邱东海说,“没有村民出事,就是对我最大、最好的肯定!”由于预警和转移群众及时,龙门村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抗灾人物】安溪许江艺:风雨无阻苦干半个月

即时 | 2016-10-06 13:47

东南网10月6日讯(通讯员 许艺燕)今年第14号台风“幕兰蒂”和第17号台风“鲇鱼”正面袭击安溪,城区园林绿化面临严峻的抗风救灾考验,危急关头,安溪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市容风景股副股长许江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9月15日凌晨3点,台风“幕兰蒂”登陆后,城区树木到处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一片狼藉,城区主要干道因树木倒伏交通受阻无法通行,严重影响抗台救灾工作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秩序,交通告急!市政告急!居民告急!

15日凌晨6:35,许江艺冒着狂风暴雨彻底查清园林绿化受灾情况,第一时间将灾情报告局领导和县防汛办。同时,精心组织60多名工人,大型机械3部,分成8个应急小组赶赴各交通阻碍点进行彻底清障,在清理过程中,许江艺同志全身湿透,身上还被刮伤了好几处,鲜血直流,但他依然跟其他同志一起把全部障碍物清理干净。由于许江艺风雨无阻,组织到位,措施有力,保障了当天上午9点半城区主要干道通行。

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抢救倒伏树木的成活,许江艺冒着大风大雨,不顾个人安危坚守一线,与工人们一起清理树枝、扶树,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日三餐都是在现场就地与工人吃快餐。从9月15日到9月30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城区共扶树7000多棵,清理折断树枝2600车。

许江艺15天不间断地加班,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最大程度减少城区园林绿化的损失,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抗灾人物】他徒步两小时到水库泄洪 险被冲走

即时 | 2016-10-06 09:55

台风期间,黄新建总是出现在危险的地方。图为他给已转移村民的房屋贴上封条。

“当时有个信念,就是要尽早赶到水库,排险保安全。”洛江区罗溪镇双合村党支部书记黄新建回想起徒步两小时排除水库险情时的情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说,途中险情不断,山体滑坡挡路,险被泥石流冲走,但最终还是赶到了水库并开闸泄洪,保证了水库的安全。

国庆节前的一天下午,记者到达洛江区罗溪镇双合村时,黄新建正在抢修道路。早上一上班,黄新建就带领村干部到独居老人或身体有残疾的村民家中,帮忙整理、擦洗被积水泡过的家具,同时组织人员抢修道路,抢救农作物。

带领村民恢复生产

据介绍,台风“莫兰蒂”和“鲇鱼”的先后到来,给双合村的道路、房屋、农作物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台风过后,黄新建组织人员开展自救,目前大部分道路已经抢修完毕,6户危房、8处地质灾害点以及6亩受损水稻也通过保险进行了理赔。在黄新建的带领下,双合村的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生产生活秩序渐渐恢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台风夜巡查保安全

双合村地处山区,群山环绕,在台风“莫兰蒂”来临之际,双合村面临严峻的考验,为防患于未然,黄新建与村两委一起探讨防风防灾的办法,通过广播宣传,劝说村民转移到安全场所。

“莫兰蒂”登陆当晚,风雨交加,全村停电。担心出现险情,黄新建拿着手电筒到各危房户和村主干道巡查。当晚3点,黄新建发现村民黄坤支房屋后溜方约150立方米,他及时通知周边4名村民转移;7点,发现村民黄奇成的房屋倒塌一间,黄新建赶紧组织人员将黄奇成母亲和一些重要财产转移;8点30分,村民黄宋成房屋前出现溜方,黄新建立即敲响防汛铜锣,通知村民转移到村部安置。

台风“鲇鱼”登陆前后,黄新建又再次巡查各危房户和村主干道,及时通知转移群众。

排险途中险被冲走

9月15日10点50分,风雨很大,黄新建担心虎垅蔗水库出现险情,便前往查看。途中,山体滑坡挡住去路,倾泻而下的泥石流险些把他冲走,但他没有退缩,一边移走杂物、树枝,一边涉险而行,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赶到虎垅蔗水库,开闸排水泄洪。

黄新建说,当时非常危险,山顶上悬着的石头、泥土,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路上堆积的杂物和树枝,更是让人寸步难行。“当时来不及考虑那么多危险,因为不及时赶到,对水库进行排险,村民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我们几乎是手脚并用。”

之后,黄新建又组织大家清理路障,抢通道路。到了晚上,晚饭都顾不上吃,黄新建又赶紧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并做好统计。

台风“鲇鱼”来临期间,黄新建再次带人对虎垅蔗水库进行巡查,及时排除险情,确保水库安全。

(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谭英楠 文/图)

【抗灾人物】清理隐患划破眼角 他住院缝了12针

即时 | 2016-10-05 08:55

林荣富在医院接受治疗

10月3日下午,在医院住了5天的林荣富终于了回到家中。9月29日晚上,台风“鲇鱼”过境后,身为官桥镇纪委书记的林荣富在清理地质灾害隐患点时不慎被划伤,造成左侧眼角肌肉挫裂,缝了12针并住院治疗。

□本报记者吴志明 通讯员 张晓斌 许艺燕 文/图

连夜清理隐患 左眼角不慎受伤

10月1日上午,记者在医院见到林荣富时,他脸上左侧眼角处还缠着厚厚的纱布,左眼有些红肿。出生于1976年的林荣富,4个月前到官桥镇任纪委书记。官桥镇将30个村分成4个片区,他负责其中一个片区。

9月29日晚上,台风“鲇鱼”过境后,林荣富和所负责片区的燎原村村干部在村里巡查。晚上8点多,当巡查到省道207线旁边的一户村民家时,他们发现那户村民建在家门口的猪圈下方的路基已被掏空,猪圈由石块垒成。“被掏空的位置有三四十厘米深,正好位于省道207线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省道207线车流量不小,万一发生塌方,后果不堪设想。”林荣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林荣富当即打电话向镇里汇报,并安排村两委连夜调来挖掘机进行清理,同时将情况反馈给官桥派出所。派出所民警随后赶到,在现场附近拉起警戒线,对该路段进行临时交通管制。

晚上9点多,挖掘机来到现场对猪圈进行拆除,林荣富和村干部则站在上面指挥。10点多时,猪圈已经拆除得差不多了,但有块石头挖掘机够不着,林荣富和三名村民便蹲下来将石头往外推。忽然,林荣富觉得左眼眼角处一阵剧痛,他伸手一摸摸到了血。仔细一看,原来猪圈旁边鸭圈上盖着的彩板滑了下来,尖角处划到了他的脸。他急忙拿出纸巾捂住伤口,交代村干部继续拆除,自己则走下来准备去官桥医院。

一名村干部发现情况不对,便追上来将他送到官桥医院。因为感觉伤情有些严重,随后赶到的镇干部又将他送到安溪铭选医院。经医生诊断,林荣富的左侧眼角肌肉挫裂,须住院治疗。医生连夜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先后缝了12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地质灾害隐患已被清除

敲锣提醒防台风 开酒店给村民住

回想起拆除猪圈那晚发生的事情,燎原村村支书龚言明连称惊险。在龚言明眼中,林荣富对工作尽职尽责。台风预警发布后,林荣富坚守在村里,和转移的村民一起住在安置点,几乎没有合眼。台风来临前他亲自敲着锣,挨家挨户去提醒村民。

燎原村地处蓝溪畔,地势低洼,又是村内水库的下游,每逢台风暴雨,溪水流量加大,加上村内水库泄洪的水量,燎原村经常成为水乡泽国,“每次遇到台风,他都上门对全村几十户地质灾害点的村民进行动员转移,上百名需要转移的村民他都认识。”龚言明说。

据介绍,此次该村需要转移的92人中,有27人投靠亲戚朋友,21人住在安置点。因为安置点空间有限,林荣富就在镇上酒店开了间客房让转移的村民住。为让转移群众安心避灾,杜绝群众回流,除了做好思想工作,林荣富对安置点食宿和物资供应情况也一一过问,并从村干部家里搬来电视等,让安置点真正成为一个快乐大家庭。

得知受伤住院 当地村民落泪

龚言明介绍,在转移村民过程中,因为怕村民在台风警报解除前回迁,林荣富特地让人买了21把锁,将村民的房门锁住,并设置了警戒线。“宁可事前留埋怨,绝不事后留哭声,百姓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说起这样做的初衷,林荣富表示,“上锁可以防止危险解除前个别村民擅自回家,这样也是为了确保大家的生命安全。”

龚言明告诉记者,得知林荣富受伤后,事发第二天上午6点多就有不少村民到他家里打听情况,并表示要去官桥医院看望,得知已经转到安溪后才作罢。“先后来了好几批上百人,有几个年纪比较大的村民都流下了眼泪。”

【抗灾人物】因台风两次推迟 "90后"终于订婚了

即时 | 2016-10-04 08:45

防御台风时公车泡水,他毫不犹豫地把婚车当公车用

因台风推迟 “90后”终于订婚了

抗灾中,吴则平累得直接躺在地上休息。

核心提示

“昨天中午刚回的家,今天订婚。”2日,记者再次联系上南安洪濑镇团委书记吴则平,刚结束防御台风“鲇鱼”工作回到家的他笑着对记者透露喜讯。9月13日以来,参加防御台风“莫兰蒂”、“鲇鱼”防灾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的吴则平直到10月1日中午才回家休假。其间,他连续两次推迟订婚日期,在公车泡水的情况下,还把婚车当公车用。

□本报记者 黄耿煌 陈灵 通讯员 梁少煌 文/图

专心防御台风 两次推迟订婚日

“大家都在忙,我怎么好意思请假去办个人的婚事,家里也觉得这时候镇里更需要人。”谈起推迟订婚的原因,吴则平说,救灾重建事情更急,订婚迟一点没事。

吴则平今年刚满26岁,2014年大学毕业后就到南安洪濑镇工作。今年农历八月十六本是他跟女友、大学同学周梦鹭订婚的日子,“今年春节时,家里人就把日期定好了,觉得中秋团圆佳节,双方亲人都有空,日子又有意义,准备为我俩把婚事订了”。

当得知台风“莫兰蒂”将于中秋期间登陆闽粤沿海的消息后,他打电话给女友和家人说:“台风要来了,乡镇干部要24小时值班,我走不开。到时如果台风影响大,订婚的日子可能要推一推。”接到他的电话后,女友和家人都表示理解,心里祈祷台风“莫兰蒂”别来捣蛋。

9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莫兰蒂”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当晚,风大雨大,洪濑积水越来越高,不久手机也打不通了。吴则平虽然挂念家人联系不上自己,但无暇顾及,9月15日一整天忙着救灾。

直到当晚11时,手机终于有信号了。跟女友联系后他才发现,在厦门的女友当天给他打了四五十个电话,全都打不通。联系不上他的女友干脆把有关洪濑所有微信公众号和链接都关注了,希望能看到他的身影。当晚在跟女友商量完后,他连忙给父亲打电话说,“洪濑发大水了,肯定没那么快能忙完,原来的订婚日子看来要取消”。父亲跟他说:“没事,那我们先把日子推到八月十八(即9月18日),你在那边好好工作,梦鹭的家人也会理解的。”

9月18日,虽然领导同意给他两天假回去订婚,但看着身边的同事们个个都忙碌到深夜,吴则平觉得在这个抢险抗灾的关键时刻离开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于是他给父亲打电话称,“洪濑这边的灾后工作还很多,我只能回去1天”。当日,父亲与女友的家人商量后告诉他:“1天的时间实在太赶,我们决定另外再定日子,你在那边安心工作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婚车当公车用 打完破伤风继续救灾

这次防御台风,吴则平不仅取消了原本的订婚安排,还把刚买半年的婚车贡献出来当公车。原来,台风中洪濑镇政府办公场所也被水淹了,镇里不少公车都泡水里了,而吴则平的车正好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又是底盘比较高的越野车,有幸躲过一劫。当救灾工作中需要经常用到车时,吴则平二话不说,把钥匙交给同事,“你们开我的车去办事吧”。

一连几天,吴则平也很忙。9月15日当天,他负责驻守镇政府搞后勤工作,防止设备进水,为工作人员买水、泡面和面包。当日下午,因为手机信号不通,他趟着及肩的洪水到洪濑电信公司取电信通话设备,结果在看似无人的公司门口听到一个声音,原来在传达室的窗户上站着一个人,一问才知道他是这里的保安,从当天早上7时到下午3时一直攀在窗户上。“水位可能还会上升,你快走!”吴则平拦下一条路过的铁皮船,把还想坚守岗位的保安大伯安全转移走。

而9月16日,频繁泡在洪水里的吴则平发现脚上不知何时出现伤口,第二天一大早打完破伤风的他,带着包扎好的伤口又投入到抢险救灾中。9月17日、18日连续两天,他又忙着清理垃圾、维持生活秩序等工作。“第一天是在水里过的,接下来几天是在垃圾堆里过。”今年6月被洪濑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吴则平笑着说,“其实最辛苦的还是部队官兵,我只不过是做我该做的事。”

10月1日中午,吴则平回到家里。10月2日,他终于可以完成那场推迟了两次的订婚,向心爱的姑娘求婚了。

【抗灾人物】德化水口陈婉玉:一个电话救出邻居

即时 | 2016-10-03 07:47

受灾后的梨坑村

东南网10月3日讯(通讯员 李宏图 本网记者 颜财斌)9月28日凌晨3点,台风“鲇鱼”来袭,德化县水口镇梨坑村风大雨急,灾情不断,今年71岁的梨坑村溪兜角落村民黄宝玉幸亏接到邻居陈婉玉的一个电话,才得以脱身。

“上面滑坡了,马上跑。”黄宝玉说,他的房子就在路边,房前屋后并没有高陡坡,只是旁有一条小水沟。28日的凌晨三点左右,由于雨量太大,这条小水沟瞬间变成河涧,熟睡中的他接到电话跑出屋子不到五十米,一股泥石流就冲进他的屋子,直接围住了整座房子。

“真是谢谢她,没有她,我一定会被困在里面,或被泥石流冲走。”想起当时的情景,黄宝玉还心有余悸。他说,如今虽然屋子里全是泥土、石头,粮食、家具等全部被大水冲走,满地狼藉,但是人安然无恙,感到已经很庆幸了。

“好在电话有接通,如晚十几秒后果不堪设想。”陈婉玉说,她的丈夫是民兵应急队员,为了防抗这次台风在镇政府待命,只有她和子女在家,因此接到台风即将来临的消息之后,27日晚她一直没有睡觉,28日凌晨3点她察觉到有溜方的动静,并闻到泥水的味道,就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邻居逃跑。

电话打通后,陈婉玉赶紧去叫自己孩子起来避险。这时,只见黄宝玉没穿鞋子马上跑出来,泥石流也就从他身后冲下来,头也不敢回,径直跑到安全地带。

“换成别人,同样也会那么做,邻里有难就要互相关照。”陈婉玉说。

【抗灾人物】德化南埕张华忠:带病抗灾坚守一线

即时 | 2016-10-03 07:44

10月1日上午,他又操小路走访、排查村里各个受灾点,组织村民自救。

东南网10月3日讯(通讯员 李宏图 本网记者 颜财斌)“天气好了,但我们还是一点儿都不能松懈,得赶紧组织村民自救。”9月27日至今,身患糖尿病的德化县南埕镇塔兜村支书、县党代表张华忠,带领村两委班子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还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显然有些疲惫。10月1日上午,他又操小路走访、排查村里各个受灾点。

“雨在是太大了,作为村干部,我们要对全村人负责。”张华忠说,9月27日下午,塔兜村就开始下起大雨,他立即召集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分成三组在值班留守,时刻关注雨情的变化。

“不好了,水涨得很快!”28日凌晨2时45分,张华忠接到在溪口值班的妇女主任危秀宝的电话称,水位已到了石龙溪漂流售票处,停车场被淹没。3时刚过,塔兜村过程雨量已达330毫米,进村道路受阻,塔兜村告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我不放心,为了大家的安全,一定得去看下。”张华忠不由分说,往溪口方向进发,不过几十米,公路出现了多处塌方和溜方,挡住了前进的去路,他只好操小路,边走边通知群众不能睡觉,提醒时刻要关注周围的变化。

由于雨实在太大了,看不清前面的路,虽对地形比较熟悉,平时只要用十分钟却用了半个钟头。一路走来,张华忠巡查了7座民房,其中塌了2座,3座出现不同程度的溜方。

“水位确实涨得很快,一定要坚守。”这时,张华忠看到漂流点外30米处出现一个很大的溜方点,堵住了通往村外的路。

凌晨5时,张华忠赶回塔兜,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走访,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在巡查中,走在一块小板上的张华忠,脚下一滑,一头撞到石墙上,顿时头晕目眩,好在村民急忙过来扶起他。

“当时也不顾得疼,就是一直放心不下村民。”张华忠到上午九时才回到家里,没想到自己家门前的道路也塌方,随时会危及到房子,但也顾不这些了。

进了家门,张华忠才发现自己虽然穿着雨衣,但全身已湿透,感觉全身发冷

换身衣服后又分成两组,他和驻村工作队员赖井霖一组,村主任张飞龙和村妇女主任危秀宝一组,以石龙溪为界,排查受灾点和人员安全以及村民生活是否有保障,并耐心劝导一些想不开的留守老人不要回家取东西,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

“没电和手机信号,那就像没了手和脚,这会给村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29日上午9时,雨时停时续,村里突然没电了,通讯信号也极弱。下午3时,张华忠立即组织一支应急小分队巡查各电路支线,清理障碍。到了下午4时30分,德化县供电公司抢修人员及时赶到,处理了压在高压线上的杉木后,于晚上8时恢复供电。

“塔兜村已成孤岛,只有先自救。”张华忠说,到了29日9时45分,他才抽空到一手机信号较好的高处向南埕镇党委政府汇报受灾情况:受损民房25座、房间46间,公路溜方67处约5万方、塌方14处3.5万方……

“希望出村道路快点打通。”30日,张华忠组织人员和利用温泉景区的两台机械抢修道路,自己的病也越来越严重,却全然不觉。

直到10月1日,他又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