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去读“无字书” “我的最大体会就是甘当村姑、能卷泥腿。”这是区妇联干部洪艺珍参与征地拆迁的体会。作为东屿村促签促搬工作组组长,洪艺珍从进村一开始,就利用妇联工作网络,拽着村妇女主任当引路人,两人骑上“小电驴”,挨家挨户发放“老人高龄补贴”,走访老上访户,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小洪懂闽南语、曾在区检察院工作过,现在又是妇联干部,长期负责信访工作,为人热情,口才又好,处理农村家长里短事务得心应手,很快与村里的婆婆妈妈们建立感情,有什么诉求大家也愿意跟她掏心窝,小洪成为拆迁村民眼里的“好査某仔”(闽南语:好女儿)。家里的“女人关”一过,再吹一下“枕头风”,征地拆迁的事很快也就“搞定了”。来自区司法局的邱琼旭,发挥司法调解员的优势,在石塘村水头社的征拆中,她巧妙地利用调解经验,做到“不拘小节、不厌其烦、不计私利”,成功调处23起征地拆迁中涉及的房产买卖、继承中的纠纷,化干戈为玉帛,促签房屋30栋。 在海沧各大征地拆迁现场,活跃着象洪艺珍、邱琼旭等一批年轻的机关干部,他们都是读无字书俱乐部成员,通过扎根征地拆迁一线,拜征迁一线的干部为师,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力求实现从“知识学历”向“工作能力”的转变。 深入山野乡间“消肿化瘀” 中医上要消肿化瘀,得从源头的病理找起。在海沧,干部深入群众做征地拆迁工作,也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把脉,解决群众堵心闹心事。 前不久,信访户老林正式向海沧街道递交“息访息诉”申请。老信访户不信访了,可是件新鲜事,这还得从海沧区实施“消肿计划”说起。海沧形象地将信访积案比作人身上的瘀肿,化解积案就是“消肿化瘀”的过程。老林多次信访反映自家承包地征地拆迁补偿存在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时间长情况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大。群众的呼声就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风向标。于是,区主要领导亲自接访、成立包案工作组,对老林提出的诉求逐一调查核实,研究会商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区信访局、建设局、教育局、海沧街道等相关部门参与协调。经过数十次的沟通,老林最终与街道达成了补偿协议。 与此同时,海沧还设立500万元的朝阳基金,实施“千户低保帮扶”工程,力争实现全区1014户低保户三年内脱贫率达到90%以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信访总量下降19.3%,信访人次下降5.3%,重信重访下降8.3%,没有发生非正常进京赴省集体上访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