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为什么觉得自己没地位?
www.fjnet.cn 2008-01-14   来源:西岸时评    我来说两句

    关键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真正与城市市民融为一体,除过政府加强和加大各项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农民工相应权利真正得到保障以外,每一个城市市民都该反思:我们身上是不是还有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心理?

    1月11日发布的《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显示:超过半数农民工认为城市市民对他们的接纳度一般。(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这项报告显示:“社会地位”成为“收入水平”、“工作环境”、“权益问题”、“子女问题”、“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生活”七项中评价最低的一项。只有7.6%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17.6%的人表示比较满意,而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人分别是15.1%和7.3%,45.6%的人表示“一般”。

    相比其它6项,“社会地位”的综合性成分明显要多些。所以农民工觉得自身地位不高的原因,也不能单单以城市市民对他们的接纳度一项为标准。收入水平低、工作环境差、权益难保障、子女上学难、生活环境恶劣、文化生活单一无一不是影响到他们自觉社会地位低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中,尤以权益难保障和生活环境恶劣影响最大。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实际用工中,因为法律执行的疲软,为数不少的用工企业依然无视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只把他们当成是劳动工具,除了给他们不断加大工作量以外,还恶意拖欠工资,为一点小事就动辄拳打脚踢。2007年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对于农民工提出的合法合理要求,一些用工单位不仅不给予解决,还采用“杀一儆百”的暴力方式进行打压,迫使其他农民工以后再也不敢提及同样的要求。前不久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顺景园别墅工地的,农民工要求提高伙食标准,结果被包工头打成全身多处骨折的案例就是最大的明证。这些无疑会让农民工觉得自己跟城市居民相比低人一等。至于农民工被恶意欠薪造成其觉得自身地位微渺的案例更是举不胜举。

    说农民工生活环境恶劣并没有夸张,此项中则尤以精神歧视最为严重。农民工忍受了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做着贡献,而城市市民却在生活中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的市民难有不纷纷避让和远离的,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的礼遇相待。记得此前,济南一名民工在坐公交车时,因为身上衣服较脏(沾满面粉),遭到了其他乘客的恶语指责,《齐鲁晚报》因此于2007年4月8日刊文呼吁社会对农民工多些宽容和理解。而此后的4月9日起,一篇针对《齐鲁晚报》文章的题为《不必事事拔高到“多些理解”》的评论文章被各大媒体纷纷刊用和转载,文章认为呼吁对农民工多些理解是拔高了要求,并把事件的责任完全归结于农民工不讲卫生。

    除此之外,农民工子女上学被区别对待甚至额外收费等,也无疑给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划定了一条显明的界线。

    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真正与城市市民融为一体,除过政府加强和加大各项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农民工相应权利真正得到保障以外,每一个城市市民都该反思:我们身上是不是还有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心理?(刘鹏)

   【声明】凡注明 “西岸时评”来源之作品, 未经福建东南新闻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