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突飞猛进”,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总结说:我国高校在经历了合并、调整后,现在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兴建新校区、兴建大学城……中国高等院校盖大楼的速度,是高校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3月17日新华网)
杨福家院士所说的“世界第一”并非自嘲,也绝非危言耸听。他说得没错,当前的一些大学确实挺怪诞,校园内高楼林立,各种基础设施五花八门,但就是教育质量上不去,更有甚者还一落千丈。说“技”不如人吧,却还有人在那儿自吹自擂,这建筑国内第一,那设施世界一流。可是,要问他们教学质量第几?却鲜有人回答。
资料图片:高校负债
高校盖大楼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盖这么多大楼,钱是从哪里来的?说政府补助,有吗?肯定是有。但绝对不是完全都如此。那政府不补贴了或者补助太少,剩余的资金从哪里弥补?动不动数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建筑经费,靠自身的家底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唯一的筹资渠道就可能来自于乱收费。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一边是不合理的乱收费,而另一边却是大兴土木”的怪现,而且“千校一面,万众趋同”,举债盖大楼,心态不正,名不正,言不顺,咋叫民众不怨?
有句话叫“水平不够楼房凑。”虽然可能是笑话,但却是事实。近年来,就有不少这样的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一流”,企望能够早日迈进排行榜上“世界一流名校”的行里,不惜牺牲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兴师动众地去盖大楼,翻新原有建筑,甚至是拆了建,建了拆。有的盖个校门要花费上千万,校长办公室里也要配备专门卧室和桑拿……由于学校把大量的心思都放在了设施建设攀比上,致使“提高教学质量”被流于一句口号。其实,对于这样的高校,光有外表而没有实质,表里不一,除了“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建筑水平“世界一流”了又能怎样?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在1931年就说过:“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的话真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一所一流大学,有一流大楼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作为最终的目标追求。中国的大学应该本着传道授业的教育宗旨,而不应该在“大楼”上找借口。因此,高校建设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流大学的建设更应当要有明确定位,不能“一窝风”,扭曲了“物竞天择”的本意。只有选择重点发展方向,方能变“优秀”为“卓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流的教育质量,没有一流的办学特色,很难办成一所真正的名牌大学。
诚然,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靠的不是一流的大楼,而是靠的一流办学特色。那么,这个“特色”又该如何体现?套用季羡林老先生的一句话,应该从学校的办学历程、学科优势和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多下功夫,找出自己的亮点,看到相对的不足。不宜刻意追求,但要有意积累;不要只忙应对,但需持续积淀;不能忽视新芽,但求老树新发;不计一时之功,但多凝练取精。正如一位大学校长感言:“特色”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离开它,你就会窒息而死。
是啊!一流大学不是靠漂亮的大楼“建”出来的,而是靠一流的办学特色“办”出来的。正在热衷于靠举债大兴土木的“一流”校长们,请你们醒醒吧!盖楼速度“世界第一”没用,只有教育质量第一才能保本固基。(王成应)
【声明】凡注明 “西岸时评”来源之作品, 未经福建东南新闻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