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观台海 > 正文
民进党观察:派系政治“阴魂不散”
www.fjnet.cn 2009-03-14 22:41   来源:本网    我来说两句

 

民进党大佬们象征团结的宣誓,难以掩盖内部山头林立的派系之争。

    2006年7月民进党通过了“解散派系案”,但近3年过去了,派系的“阴魂”依然挥之不去。面对年底的“三合一”选举,各派系均在积极卡位,令蔡英文相当头痛,而新系大佬吴乃仁“回锅”任民进党秘书长,似乎又让这种争斗号角再起。民进党的派系为何会出现“解而不散”的结果?当前各派系的实力对比如何?派系的存在会对民进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台大社会科学院的左宜恩和厦大台研院的孙云两位教授。

    山头林立解散难

    民进党内自建立之初就派系林立,极盛时有“美丽岛系”、“新潮流系”、“正义连线”、“福利国系”、“台独联盟”等派系。但就孙云观察,那时真正称得上派系的只有“新潮流系”,它有着严密的组织与严格的纪律,因此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它派系均为松散的集合体。“新潮流系”的一派独大引起了其它各派的不满,2006年遂有 “解散派系”的提议,当时碍于党内压力,被算计的对象———“新潮流系”也持 “欣然接受”态度。左宜恩接着指出,“派系解散”事实证明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少了一块牌子,派系却转入地下,日常运作依然如故。“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稀奇,民进党当初就由派系组合而成,派系文化已成为民进党文化的一部分,影响根深蒂固,民进党若没了派系就不是民进党了。”左宜恩指出,派系形式上解散后,原属同派的人马仍有“党同伐异”的倾向,这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有利益上的考量,也有感情上的难以割舍。

    孙云则认为,党内有派有系其实很正常,人为将它消灭的做法注定是徒劳的。因为派系归根结底是一个利益的黏合体,成员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在民进党乃至整个台湾的政治氛围中,个人若没派系的奥援,在政治上几乎不可能会有所作为,这就决定着民进党解散派系的做法只能是“解而不散”。每当选举即将来临时,本来潜伏在水面下的派系之争就会“暗流涌动”,甚至浮出水面。民进党下台后,党内人员活动的舞台骤然减小,派系对各类政治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在县市长提名过程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派系相争的硝烟,尤其是台南县三派人马的互不相让,更让外界看足了热闹。左宜恩也指出,传吴乃仁将“回锅”民进党任秘书长,高志鹏之所以高调反对,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政治理念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个人以及本派系的政治空间会被压缩,背后有着利益上的精打细算。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