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结了职务犯罪三大“优惠”:缓刑判决,到处泛滥;保外就医,创业照干;注射死刑,死得好看。
在广州市,一起政府采购腐败窝案,涉案7人,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区法院,审理和判决时间虽不相同,但判决结果却均是“缓刑”,检察机关无一提出抗诉。(3月24日新华网)
政府采购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高发区。人们预期愿望是,采用集中采购,集中控制,集中防范。但事与愿违,集中采购成了集中腐败。广州市政府参事王则楚撰文,在广州市实行政府采购不久,许多单位都发现政府采购的东西,往往比市场直接购买的东西更贵更差。在广州“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炮轰政府采购是“集中采购造成集中腐败”!于是,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项检查中,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爆出了窝案。(3月25日金羊网)
审判表明,窝案成员都犯有受贿罪,在清退全部赃款并没收至少5万元财产。法律规定的缓刑,主要适用于交通肇事、未成年人犯罪和一些轻微经济犯罪。显然,这起采购窝案不属于缓刑范畴,本应从重从快打击。奇怪的是,窝案成员在“双规”期间几乎集体性“自首”。如此清一色的“认罪态度好”,如此清一色的缓刑判决,难道不令人生疑吗?
事实存在着的职务犯罪案件过多适用缓刑现象,特别是涉及政府采购这样的腐败重灾区、高发区,滥用缓刑容易助长贪官们的侥幸心理。象广州这一腐败窝案,涉案人员不约而同地被不同法院判为缓刑,不仅影响到对政府采购违法犯罪的有效遏制,而且连锁性地影响到刑罚的惩罚、教育、预防三大功能。贪官们会这样想,伸手不用害怕,犯罪不用坐牢,变脸的官可以照样当,大把的钱可以照样捞,不仅难治“前腐后继”,而且严重挫伤了社会公众反腐斗争的信心。
因此,司法实践中,必须防止“官官相护”,严控职务犯罪缓刑适用。官员违法应与庶民同罪,才能更好地发挥刑罚制度宽严相济的作用。(孙金栋)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