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一些编剧在“去英雄化”的潮流下,忽视了深层的历史与文化,在浮躁的商业语境里,以一种世俗化的手法来迎合市场:让大公无私的英雄肆意谈情说爱,让简明的人物关系加上私人情感的复杂纠葛。当英雄沦为多角恋爱中的角色,与当代都市剧中的人物毫无差别时,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观众的反感和指责。
王宝强 资料图片
据报道,电影演员王宝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即将开拍的《为了新中国,前进!》中他将扮演英雄董存瑞。而董存瑞的亲属也认可由王宝强来扮演这一角色。为了塑造好董存瑞,王宝强特地抽时间去了趟董存瑞纪念馆,“并不是剧组安排的,我觉得自己必须来一趟,一是向英雄致敬,还有就是从亲身感受中提升自己。”
与王宝强饰演董存瑞得到各方肯定不同,“跳水王子”田亮出演《雷锋》却遭到了质疑:不仅几十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雷锋生前战友发表声明反对他出演雷锋,公众更是质疑声一片。
同样演英雄,境遇大不同,原因何在?公众又该如何看待?这个看似娱乐化的问题,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命题:商业化时代背景下,建构还是解构“英雄”,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我以为,公众之所以质疑,主要是担心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可能遭到商业的无情“解构”。许多人认为,艺术地表现英雄形象应该是有意的“建构”,而非肆意的“解构”。
这种担忧并非多余。《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新拍电视剧早给公众上了一课。一些编剧在“去英雄化”的潮流下,忽视了深层的历史与文化,在浮躁的商业语境里,以一种“世俗化”的手法迎合市场:让大公无私的英雄肆意谈情说爱,让简明的人物关系加上私人情感的复杂纠葛。当英雄沦为多角恋爱中的角色,与当代都市剧中的人物毫无差别时,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观众的反感和指责。
有些人认为,一谈市场,一谈商业化,似乎就要迎合某些“趣味”,这实在是一种曲解。尤其在面对一些英雄人物形象时,庸俗地解构只是一种低级简便的投机行为。
许多学者都为商业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忧心忡忡,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商业运作有着自身的逻辑,它提供了文化娱乐的多样性,又要防止低俗化的倾向。没有原则的,低俗的,恶作剧式的娱乐,将消解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将是难以弥补的。
商业化背景下的公众依然是拥有“英雄情结”的,并且有守护英雄形象的权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去塑造我们的英雄,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的确值得思考。(朱四倍)
相关评论:王宝强会把英雄董存瑞演成傻子吗
(责编:刘宝琴)
- 2009-03-25笑林是个活雷锋
- 2009-02-16王小帅纵造假也“英雄”
- 2009-02-09陈大桂,当今时代的"真心英雄"!
- 2009-03-14雷锋精神申遗是恶劣的炒作
- 2009-04-02谁来饰演雷锋,还是让观众说了算
- 2009-04-03雷锋战友,请不要神话雷锋!
- 2009-02-21生活中的官员与影视中的英雄
- 2009-03-30田亮饰演雷锋,别把偶像娱乐化
- 2009-03-28中国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英雄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