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观台海 > 正文
台商融资难的解题与破题
www.fjnet.cn 2009-04-09 18:30  李炜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巨额融资不是“空头支票”

2008年12月举办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中台办主任王毅宣布了十项惠台措施,其中一项就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将在今后2至3年内为台资企业提供总计13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贷款。

对此,台商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类似“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这样的词汇。

“面对金融危机,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如同血液对于人一样重要。”叶惠德表示,大陆各银行的融资支持,让广大台商看到了大陆帮助台企脱困的决心,更坚定了度过经济寒冬的信心。

“这是一个温暖的讯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温仁得说,这表明了国家对台资企业的关心和扶持,让更多的台商感受到了大陆的善意和诚意。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第一任会长张汉文说,很多中小台企陷入困境,他们很想转型和自主创新,但需要资金。如果能得到贷款,对他们而言,就是非常关键而及时的商机。

台商们还十分关心另外一个问题——新增的融资额度如何真正落实。

2009年2月27日和28日,国台办分别在苏州和东莞举办了两场台企银企座谈会。金融机构负责人与台企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台商代表在融资贷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据了解,在苏州召开的座谈会结束后,中国工商银行与15家参会的台企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署了34.6亿元的融资贷款项目。

3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记者会上再一次表示,大陆方面对台资企业作出的融资承诺,一定要、也一定会落到实处。目前各银行正在分别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予以落实。仅中国工商银行自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就已向500多家台资企业提供融资约40亿元。

记者从3家银行了解到,发放贷款的金融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各家银行都表示将积极落实这项政策。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将加快台资企业贷款评审和发放进度,除中长期贷款外,还可以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中行方面表示将简化审批流程,做好台资中小企业的授信工作。工行方面也表示将针对台资企业不同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采取多品种、多形式组合融资。

事实上,近年来,给台商以温暖和信心的“数字”还有很多:

2005年9月,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5年内为台企提供300亿元贷款的开发性合作协议;2006年7月,国台办又与华夏银行签署5年内为台企贷款200亿元的合作协议。

寻找“金钥匙”

巨额融资的确让台商感受到了温暖、增加了信心,不过,这些融资能否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台商融资难的“金钥匙”呢?采访中,台商对此多方解读。

台商温仁得坦言,“我们都看到了大陆政府和各家银行的诚意,但诚意与台商真正拿到贷款之间还不能直接划等号。”

温仁得解释说,不少台资企业有个特点叫做“两头在外”——市场在外,总部和技术在外,只有加工厂和车间在大陆,可能土地是租的,厂房也是租的。作为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有自己的商业利益和规避风险的要求,没有任何可抵押的,银行不敢发放贷款是很自然的事情。

丁鲲华还有另外的担忧。“有台商朋友反映,较之大型台企,中小台企比较不容易拿到贷款。可是,实际上,大型台企不那么缺钱,有的贷到款是锦上添花,中小台企才更需要雪中送炭。”

对此,有银行业者解释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陆金融机构对这种跨两岸的企业难以进行相关的资产评估和有效的监控。大型台资企业的信息,银行容易获知,他们贷款就容易些。中小台企呢,银行不了解他们在岛内的资信和财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获得贷款。”

那么,如何解决信用担保方面的问题呢?

事实上,在信用担保方面,大陆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尝试。比如,浙江省专门成立了台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重庆市专门拿出10亿元组建了台资企业担保公司,福建等地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除了大陆做信用担保的措施,台商还有另外的建议。

杨登辉提出建议说,台湾有一个中华征信所负责给企业评级,台湾的银行就用它来征集企业的信用信息。如果将它引进,或者有大陆相关业者与它合作,为台资企业评级,就可以帮助大陆的银行征集台资企业的信用信息,以便发放贷款。

“如果台资银行能够进入,应该也会对解决台企的资金问题有所帮助。”丁鲲华建议说,“这样台商在大陆缺少担保、不便贷款时,可通过台资银行的大陆办事处在台资银行贷款。不过,当前的情况下,在台资银行的贷款不能以人民币结算,往往要通过美元中转,美元持续贬值,货币兑换后就蒸发了一部分,这对台商是额外的损失。应该尽快实现两岸货币自由兑换。”

赵锡军指出,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尽快步入制度化轨道,不仅是双方业者最大的期盼,也是破解台商融资难的关键所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实现货币直接兑换、允许双方机构进入对方市场开设分支机构,是目前两岸金融合作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