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意见引发了广泛争议。4月8日,中国社科院举办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权威专家透露,有关方面将对汉字规范进行新的调整,新规范汉字表将很快公布。(4月9日《新京报》)
目前社会上对于汉字调整的关注度极高,就民意集中来看,不外乎“汉字复繁”与“更加简化”两种。推崇“汉字复繁”者,更多的是从文化考虑,而且,鉴于当前港台与海外华人使用繁体字的现实,“复繁”能够有效推进交流。而赞同“更加简化”者,更多地强调汉字的工具功能,以求沟通更为便捷。
应该说,这两种意见都不无正当性,都有一定理由。但事实上,都有所忽视了当前汉字的主流存在形态,一定意义上加剧了公众学用汉字的难度。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文化形式,任何一种文字都是“稳定压倒一切”。诚然,这其中可以革新,但这种革新应该是潜移默化、浑然天成的,绝不能以人为尤其是个别人的力量进行激变。否则,容易引起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期间,会造成文字的混乱,让人无所适从。
而就当前汉字的存在形态来看,目前的简化字已经基本深入人心。至于说港台与海外华人使用繁体字存在沟通阻碍的问题,那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毕竟,大陆人口众多,简化字的使用对象远远超过繁体字,假以时日,随着更多大陆人出去,随着更多港台、海外华人回来,繁体字向简体字的转变将会成为必然。也就是说,沟通绝不成为问题。如果我们走向繁化,那么与港台、海外华人联系方便了,但自己使用倒不方便了,这无疑因噎废食。
而从“更加简化”来看,目前已经够简化了。当前的汉字形式已经深入人心,过度的简化打破了公众原有的认识,那时“简化字”也成了“繁体字”,很多人变得认不得。而对港台与海外华人来说,更会加剧交流障碍。
鉴于这一实际,当前的汉字能不调整尽量不调整,实在非要调整也应该坚持“小调大稳”原则。即,在大的方面应该坚持稳定,千万不能推翻当前的汉字格局,不能对汉字大动干戈,否则会让人手足无措。而在小的方面,对于大家一些公认的错误,可以适当调整,但调整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能超过额度。
汉字调整关系每个公民,这么大的事,不能只由几个专家决定,而应该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如此,才能让本次调整臻于完美。(毛建国)
(责编:刘宝琴)
- 2009-03-05政协委员提议恢复繁体字为何遭炮轰?
- 2009-03-09繁体字与简体字不要你死我活
- 2009-03-12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多些宽容
- 2009-03-09台媒乐见恢复繁体字提案
- 2009-03-27也说繁体字
- 2009-03-23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国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