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喜 作
今年2月初,河南两家驻京联络处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贵州茅台酒。发现酒味不对后,他们将销售假酒的人员举报到工商部门。记者昨天获悉,经初步调查,西城工商分局确认这批茅台酒为假酒,并联合警方拘捕3名涉嫌销售假茅台酒的人员。(《西安晚报》第五版)
由于突然之间成为购买777瓶假茅台酒的受害者,同时又由于涉及到拿价值近千元的茅台酒招待“客人”,河南省的两家驻京机构突然之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在两家驻京办成为焦点的背后,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驻京办身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质疑。
毫无疑问,在任何一级的国家机构设置之中,都不应该存在着驻京办这样的机构,但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并不等同于现实中就不存在,驻京办这一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在北京居然有了万余家这样的机构,这说明,无论合不合法,驻京办的存在都有着现实迫切的需要。
这方面,有例为证。根据央视《新闻1+1》4月9日报道,目前在北京,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驻京办每年的经费保守地按100万元计算,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消耗,消费的自然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也正因为如此,媒体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呼吁取消驻京办,而山东潍坊则成为第一个取消驻京办与驻外办的地区。
但显然,潍坊的破冰之举,并不足以撼动似乎是坚不可摧的驻京办的地位。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所以才会有两家河南省的地区驻京办大手笔拿出66万余元购买茅台酒,无论是用于招待还是用于销售,两地驻京办的阔绰与大方已经让人们初步领略了其名份虽然不当不正,但从充裕的资金支持来看,其地位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后盾而变得异常坚固。
那么驻京办都在干些什么呢?前一段时间,四万亿投资计划公布,据说已有驻京办开始“跑部钱进”,而在假茅台一案中,我们看到了驻京办的另一面:用天价酒招待客人,或倒买倒卖茅台酒。若非是此番碰上了茅台酒制假者,谁能想象得到,两家地级市的驻京办,竟有一下子拿出66万元去买酒的魄力呢。
真正的问题在于,大量驻京办驻扎在京城之中,每年消耗掉上百亿的资金,如此巨大的浪费,恐怕只能由当地百姓来埋单,对驻京办的巨额支出,有关方面又是采取怎样的名目予以核入公款消费的账内的?这更是个疑问。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机构却堂而皇之地存在,并且浪费了大量的纳税人的钱,如此不正常的现象居然长期以来成为熟视无睹的一景,这本身已足以让人们看到驻京办的身份尴尬背后隐藏的问题。(霜刃)
(责编:刘宝琴)
- 2009-04-08撤掉驻京办,断不掉进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