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观台海 > 正文
勿让孩子再掉入儿虐的沸锅之中
www.fjnet.cn 2009-04-23 20:01  联合报 来源:本网    我来说两句

据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文章指出,在母亲的眼泪及社会的祈祷之下,被狠心父亲扔入沸锅中的黄小妹妹,走完她短暂的人生。虽心痛与不舍,但理性为她设想烧烫伤患者必得承受的漫长清创剧痛、失能的肢体、身心重建的压力,或许,这反而是最少痛苦的结局。

十个月大的女娃娃,以这种令人摧肝断肠的方式告别人世。但愿她保有的人间记忆是母亲的温暖怀抱与兄姊的亲爱逗弄,而不是最后清醒时,由父亲手中掷入沸滚热锅中的惊恐与椎心之痛。

眼看小女娃在过去一百个小时为每一口呼吸而挣扎,我们真该自省:每一件加诸无辜幼童的伤害,都该让自诩文明的社会蒙羞。但曾几何时,台湾的虐童案已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每次登上媒体的儿虐案件总是愈见残酷与惊悚,从邱小妹到黄小妹妹,从三岁刺青男童到滚水煮女婴,惨烈的虐儿“情节”与手法,是人性的堕落,还是制度的失能?我们能做的,除了喟叹与自我疗伤式的祈福之外,究竟在每一个儿虐个案之后,这社会学到了什么?

由加害者看,黄小妹妹命丧酗酒父亲之手,这类加害者素描对第一线社工来说,绝不陌生。家暴的高风险家庭中,有酒、药瘾者的子女,被虐机率是其他儿童的三倍。儿福联盟估计,全台至少有三千名儿童因为家人的酒药瘾问题,生活在暴力阴影之下。

可悲的是,对黄父这类惯性“酒后施暴”者,公权力却无计可施。相较于人数较少、物质较难取得的药瘾者依法必须强制勒戒,且由政府埋单,对取得更容易的酒精滥用问题却显软弱无力;酒瘾至今无任何法令可以强制戒治,而且健保不给付,大大减低家暴加害者寻求治疗的诱因,俨然成了家暴防治无解的难题。毕竟,先救爸妈才能救孩子。

大环境不佳,早有研究指出,长期不景气的社会极可能成为家庭压力锅的制造工厂。失业绝不是经济问题而已,每一个失业统计数字背后,都是饱受压力的家庭,携子自杀、虐待儿童、殴打配偶的个案随之增加。

但愿黄小妹妹的悲剧让决策者理解:解决失业问题,并不是抢救帐面上的“失业率”,而是抢救数字代表的每一个家庭,以及当中最易成为代罪羔羊的受虐儿童。当政府祭出“立即上工”抢救失业率、“马上关怀”、“工作所得补助方案”发放现金之外,也该检视儿保社工的人员配置与负荷;在社工必须兼办行政、忙于发放各种补助之外,社政单位还有多少余力投注在最艰难的儿保、家暴防治工作上?

根据统计,台湾的儿虐通报个案由2004年以来,几乎年年成长,由五年前的七千八百多件,于2006年破万,到去年已达一万三千七百多件。或许这是儿保法令中强制通报的机制奏效,医师、教师、警员等专业人员已善尽通报职责。但是通报之后,接手处理家暴的社工人力仍是杯水车薪。比起美国社工一人负责十五至廿五名儿保个案的情况,许多台湾基层社工手中的保护案件几乎破百;有人形容“打开个案管理簿,到底要由哪个开始?”社工只能祈求“不要出事”,否则只能接受外界投以“冷血社工”的苛责。

当媒体访问儿虐家庭的邻居,总有人指证历历施暴者早有家暴前科。以黄小妹妹为例,邻居早知黄姓父亲有家暴习性,一喝了酒就闹事;丢女入锅,只是让他的家暴纪录终于以杀人案作结。曾经听闻或目睹家暴的旁观者,都该面对这样的诘问:“为什么你们不早说?”

据台“儿童局”去年儿保通报来源统计,来自邻里的通报仅占百分之十二。当医师、教师等专业通报奏效,我们或许该考虑修法,将邻里通报也纳入强制,亦即由民选的村里长以及领有公帑的村里干事,承担强制通报之责。构筑社会安全网的“最后一哩”,才能及早避免悲剧。

多么宁愿时光倒流,在黄小妹落入沸锅之前,在诸多推她入锅的原因中,改变一个环节,或许一切就会不同。但愿成人世界痛下决心,不再让孩子落入儿虐的热锅之中。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