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刘力 > 正文
医生不满意,患者咋受益?
www.fjnet.cn 2009-04-29 09:16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医生有39.57%认为当前执业环境“较差”,24%认为“极为恶劣”;45.21%支持新医改,但有22.38%不了解。91.9%认为自己付出与报酬不相符,超过一半认为医师的收入差于教师。(《新京报》4月26日)

  是什么让众多医生们感到无奈?心灰意冷?是收入,执业环境,还是医患关系?其实,眼下医生工作环境非常复杂,笔者以为,解决目前医生执业状况是新医改成败的关键。

  如今,医生这个职业“外热內冷”,听起来很美,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有专家分析,人们在追求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人们更希望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无形中给临床医生增添了压力。很多医生对眼下医患关系感觉很无奈。医生们普遍感受到的是“不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有些医生认为,“我们就和商场的销售人员一样,没有安全感,得不到尊重,更没有职业优越感,所以都只把看病当成是工作而已。”

  随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出现,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职业医闹”,暴力索赔现象,患者对医生不信任,医患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如何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有的当事者为了达到“维权”的目的,“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的错误观念。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由于患者对疾病突发性、多样性缺乏认识,归咎与医生误诊误治,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处理医疗事故周期长,医学信息不对等有关。在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下,很多医生在碰到复杂病例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大胆地实施治疗。这样,很多本应该得到最佳治疗手段的时候,医生就不得不选择“放弃”!其实,对很多医生来讲,挣钱多少都无所谓,只要有医患关系相对和谐的工作环境,就心满意足了。看来,重塑医生对医改的信心同样需要时间。

  “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往事越千年,在医生的头上总有一个神圣的光环,比如 “悬壶济世”、“ 妙手回春”、“普救苍生”、“人道主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光环不再那么耀眼,神圣光环日渐消失,医生和病人之间似乎只剩下一个赤裸的金钱和生命的交易,看来,医患和谐建设,迫在眉睫。

  医者仁术,贵在医德。1988年12月15日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对医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为: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记得,相传汉代名中医董奉医德高尚,医术高名。给人看病不受抱酬,只要病家在他家周围种上几棵杏树,日积月累,董家四周一片郁郁葱葱,杏果实成熟时金黄灿灿。后人称之中医为“杏林”,用“杏林春雨”,“杏林春满”来赞美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杏林春暖”不仅是故事,更是对每位白衣天使行医的启示。

  笔者以为,建设新型医患关系,让医改深入人心。首先,国家应加大投入,提高医生待遇,工资应该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持平,让医生无后顾之忧;其次,应加强对医生的保护,医院与公安、司法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各种名义的医闹行为;再次,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在医疗系统对新医改的学习,认真领会,并建立新的职业规范,破解当下医疗内部难题,引领医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只有医生满意了,患者才最终受益,医改的成果才会惠及到每一个人身上。 (刘力)

  相关文章:医生收入是否真的低于教师?

      医生抱怨收入低其实是个伪调查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