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生源本地化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诟病。照理说,全国性的公办大学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应当面向全体国民,不可以在同等录取条件外,还按地域不同分出三六九等。可事实摆在那里,一些部属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高达50%以上,因此不得不说,这个现象已经明显损害到教育公平,甚而加剧了招生腐败。
不过,情况似乎正逐渐改观。据5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许多部属高校都压缩了本地计划招生比例,比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本地生源均已下降到34%左右,而武汉大学等高校还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本地生源不高于30%”的要求。报道就此认为,针对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的生源本地化问题,部分高校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部属高校本地生源的比例有所下降,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从中或可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已经认识到,生源本地化对高校的长期发展不利。但要说这已迈出实质性一步,却又不尽然。而这关键要看,能够对此发挥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是否发生根本变化。
高校生源本地化现象的产生,一大原因在于当年为了加快高校建设,教育部门采取了和地方共建的发展方式。表面上,为本地培养更多人才可以看作部属高校对地方财政投入的一种直接回报;而事实上,地方政府借此拥有了对高校招生的话语权。在“省部合建”模式下,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一起成为左右招生计划的三驾马车。部属高校的招生要“去本地化”,至少要看地方政府这个“变量”的情况。如果地方政府在财政、土地等方面仍然对高校发挥重要作用,本地生源比例即便有所下调,总体上也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
从根本上看,生源本地化还是高校自主性程度不够的一种体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校自己能够说了算的地方并不多。具体在招生方面,纯粹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考虑,当然是不管学生从哪里来,只要成绩品行优秀、符合录取标准就好。实际上,这样的意愿并不容易实现。这只要看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就足以说明问题。如果降低本地生源比例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更好的办法并非规定什么“不高于30%”的黄线,而是要让这些高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美国的大学在历史上多为教会所办,一开始有的教会对大学会有一些干预,比如希望学校能够为教会培养牧师人才。但后来,大学有权自己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情终成为普遍共识。在美国大学的自治制度框架中,包括大学的董事会都不会轻易干涉学校的内部事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不用说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大学不接受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自治经验,比如成立类似于大学董事会的架构,对外接受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资金,并借此缓冲外部对大学内部事务的干预。国内高校当然不可能全部复制美国大学的运作模式,但在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的自主权上,这是完全可以仿效的。(魏英杰)
(责编:刘宝琴)
- 2009-04-16上海首破地方保护,减少本地招生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