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期的《人民文学》为什么卖得这么好?”在最近的一次饭局上碰见了《人民文学》的主编李敬泽,我忍不住发问。“还不是被你们媒体给炒的。”李老师回答得够巧妙。
作为一本纯文学的杂志,在上市几天内脱销,这多少是托了郭敬明的福,因为在600期的专号里,收入了郭敬明的《小时代2.0之虚铜时代》,而这期杂志的主要购买群体,当然都是中学生。一本本应在小众市场里转悠的杂志,突然变成了大众读物,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李敬泽此前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强调杂志的包容性,称并没有考虑市场如何,旨在能体现这本刊物和年轻人保持亲切交流的责任,能变成这么大的新闻,倒是个意外。
有人说,选择在《人民文学》上发文,体现出的是郭敬明告别“青春期”的企图心。可据说,和《小时代1.0折纸时代》一样,在“虚铜时代”里依然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名牌,主人公是个年过20,开着宝马,穿着LV、爱马仕的少年。于是有媒体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今的郭敬明,穷得只剩下钱了。”
突然有点怀念起自己读郭敬明的岁月。读《幻城》的时候刚好是20岁那年,读了3遍,竟然还看哭了。后来参加工作的时候读了《夏至未至》,虽然不及《幻城》,但也不失水准,只是郭敬明在书的后半部分明显有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发泄成分。可是到了《小时代》的时候,却是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了。当然还是会有打动自己、可以读到流下眼泪的文学书,可作者的名字早已不是郭敬明。
当然,在我读不下去的同时,却还是有人读得津津有味,我那还在上高中的表妹,每次见到我都会很兴奋地告诉我,她的同学们有多么多么地喜欢郭敬明,告诉我她多么多么地希望可以邀请郭敬明去学校里做活动。“那你们同学读韩寒么?”“读吧,不过就几个人读。”“张悦然呢?”“那是谁?”80后的几个代表作家,已经在90后的读者中,有了鲜明的划分。
郭敬明够精明,在文学的道路上,他早已转型变成了一个商人和一个偶像。他有自己的团队,可以打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畅销神话,也可以签名售书到半夜。他有自己的护肤心得,在刚刚过去的香港书展上,已经有约好专访时间的媒体抱怨他不守时,只因为他需要在楼上化妆。可要知道,作家大都是低调的、守时的,因为化妆而不守时的,更多是艺人。
有人担心说,那么多的90后孩子看郭敬明,会不会也被带得只知道名牌,脑海中只有“忧伤”、“死亡”这样的落寞字眼。可90后最终也会长大,若干年后,继续打动他们的必然不会再是今天的郭敬明。
如果我们把郭敬明加盟《人民文学》看做是他企图告别“青春期”的一次尝试,那他成功了么?如果他真的在文学上还有一些企图心,那至少,这部新作怕还是难以得到主流文学界认可的。谈起这部作品时,一个文学评论家朋友私下聊天时摇摇头说:“写得真是糟。”这大概也是主流文学界的一个代表声音吧。又或者,其实郭敬明本身就是要做个优秀的商人,至于他和文学,早已渐行渐远。(新京报 小熊)
(责编:李艳)
- 2009-07-12郭敬明洗脸,谁来洗脚
- 2009-06-15郭敬明为李宇春填词,很娱乐很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