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少年陈亮被父母送到一个名为“中国反传统教育全才培训机构”参加训练。8天后,陈亮已经被“培训”得“胸腔骨折”“腹腔积水”“肾功能紊乱”,医生送来病危通知书。
这段时间以来,媒体屡屡曝出一些民间培训机构的“暴力本色”:在乌鲁木齐,一所青少年培训中心的两名教官向一名学生执行惩戒,将其严重打伤致死;在南宁,16岁少年邓森山被父母送进“起航拯救训练营”戒网瘾,半日后变成尸体;在广州,南沙“浩今拯救训练营”被媒体披露就是暴力集中营。
这一系列青少年重伤或死亡事件进入公众视线,我们在震惊和悲愤之余,必须梳理一下制造这些悲剧的链条。
有舆论认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也该承担责任。被送进培训机构的孩子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比如上网成瘾,比如痴迷游戏成绩不好。当家长们对问题少年的教育束手无策时,这些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培训机构无疑成了家长们的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偏听偏信,将孩子送进不知底细的培训基地,希望一定程度上的惩戒能修正孩子的问题。家长以市场购买方式转嫁了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根本上,这一切的动因还是“爱子心切”。
“暴力训练营”的培训悲剧触目惊心。一帮不懂教育的教官带着一群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使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民间训练机构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它们有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相关监管部门有没有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监管?
在网瘾少年邓森山暴死训练营后,有媒体调查发现,涉事的起航拯救训练营根本不具办学资质,在南宁江南区工商局、教育局和文化管理局3个部门,均查不到他们的登记资料。从签订的协议来看,起航拯救训练营隶属于广州一家公司,但是这家广州公司很久以前就注销了,而该学校却在南宁堂而皇之地招生。当悲剧发生后,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也只是徒然应景表态,真正埋单者,还是问题少年的父母。
类似的警钟一次次敲响,可这警钟到底是为谁而鸣?为问题少年的父母,还是所谓的训练营,抑或是政府监管机构?这更值得我们深思。(陈方)
(责编:刘宝琴)
- 2009-08-14网瘾只是孩子的毛病,不是真正的病
- 2009-07-17公务员网瘾病根在职业倦怠
- 2009-08-05网瘾“拯救训练”拯救了谁?
- 2009-07-16网瘾电疗叫停背后的法制空白
- 2009-08-05网瘾少年之死刺痛了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