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高校何以变成“地产商”
www.fjnet.cn 2010-01-15 08:09  晏 扬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

在高校扩招浪潮中,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西扩,征用土地3700亩。4年之后,一部分教育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由征地时的每亩6万元攀升至130万元。(1月13日《新京报》)

高校扩招浪潮,同时伴随着高校跑马圈地浪潮,十多年来,不知道全国高校一共圈了多少地,这些土地都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被廉价征用,无数农民因此失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可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是高校大规模盲目扩招,是粗放式乃至圈养式高等教育,是众多高校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如果高校能够破产,倒是令人欣慰之事,问题在于,中国的任何一所公办高等院校,无论教学水平如何低劣都能忽悠来学生,无论怎样资不抵债都能苟延残喘地活下去。于是我们看到,作为一所省属院校,燕山大学竟被要求扩招至5万人;当学校因扩招、扩建出现资金困难时,地方政府便大力支持学校“卖地求生”。

按照《土地法》的规定,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就该被收回。燕山大学能将土地“捂”4年后高价卖出,虽然不合法却一点不奇怪———那么多地产商都能轻易规避这一法律规定,何况一所受到地方政府大力呵护的高等院校?

高校廉价圈地之后高价卖地,恐非只有燕山大学深谙此道;众多高校如此热衷于圈地,恐非只为扩招、扩建之用。教育部前任部长周济就曾授意“高校可卖地圈钱”(2007年9月13日《北京青年报》),在此授意下,“圈地”几乎等于“圈钱”,高校俨然成了地产公司,将圈地、囤地、卖地这一套把戏玩得得心应手。与一般地产商比起来,高校这个“地产商”的优势更大、赚钱更容易:一般地产商买的是价格不菲的商业用地,而高校买的是价格低廉的教育用地,只要有门路变更土地性质,转手一卖便可赚得盆满钵满,这些钱足可以让众多高校继续苟延残喘下去,无须担心因教育质量下滑而倒闭关门。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有关部门对高校肆意圈地采取限制措施,也没有看到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盲目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所警醒。不知道高等教育如此的“繁荣”景象还能持续多久?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