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恐归族”的背后是一代人的生存压力
www.fjnet.cn 2010-02-07 08:39  雷钟哲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虎年春节即将到来,这个本应是无数家庭阖家团圆的节日,却因开销太大等原因成了一些白领的心病。有人还将这些因受节日回家种种烦心事折磨而决定不回家的人,统称为“恐归族”。而事业发展不顺、手头拮据的年轻人,又占了其中多数。(2月5日《西安晚报》)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相信,一个普通的重阳节能让诗人如此动情,承载中华民族浓浓亲情的春节,该是怎样的勾魂摄魄,望风怀想啊!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父母倚门倚闾、子女延颈企踵,望眼欲穿渴望团聚的节日里,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对相逢望而却步,甚至“恐归”。有人把春节不敢回家,归咎为“五大怕”:一累饭局车轮战;二惧春运压力大;三窘近况不如意;四烦往来人情债;五愁节后综合症。在这诸多的“恐归”理由里,我唯独对因经济压力不敢回家的年轻人深表同情。他们之中,有的工作多年没有积蓄,挣到的钱除去租房和生活开支,已经所剩无几,因回家无法孝敬父母不敢启程;有的因为车票难买、路费太贵,路上花销过大,又不好意思春节向父母交上“白卷”,因之惧怕动身。所有这些,人虽未动,情却已至,照样让人感念不已。
  
  同情他们,是因为惺惺相惜,我也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遥想当年,每到春节回家,总希望买到“闷罐”车票,以减少路费花销;而每年孝敬父母的钱,也惭愧得难以出手。所以“恐归族”的种种忧虑,实在是无奈之下的情感困扰。
  
  因此,我想告诉他们,应当从亲情的“折磨”中尽快走出。第一,当你无法改变或暂时不能改变工作条件时,不妨等待时机,稳中求变,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栖身之地。春节,也是一个交流信息、蓄势待发的极好机会。第二,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情况,他们不求儿女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更不会不切实际地要求“孝敬”。能在春节期间骨肉团聚,尤其与远隔千里、平素难以谋面的子女,这是为人父母的普遍希望,也是他们的最低诉求,最好不要弃之不顾。第三,即便不能回家,也要通过电话、视频、短信等多种方式,向父母传递问候。至于其它原因造成“恐归”,比如父母唠叨、催促结婚等等,这也是人之常情。有朝一日父母不再唠叨,恐怕你也要怅然若失了。
  
  当然我也希望,各地能给回不了家的“留守”一族,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多多开放公共场所,并且减少收费,让他们在感受社会温暖的时候,减小思乡的疼痛。
责任编辑:黄水来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