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势头,除了在欧洲比较叫座的中国杂技和中国武术,中国民乐、中国艺术家的音乐会,也雨后春笋般在欧洲涌现。
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之都。我到维也纳一年多,从维也纳大学小礼堂、维也纳科学院礼堂、维也纳市多功能体育馆,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不同场地,都接待过中国文化团体的演出。其中仅在“金色大厅”的演出就有十来场。应该说,这些演出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加强了当地华人与祖国的情感纽带,为推动中国的民间外交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从提高“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效果看,目前尚有不少待改进之处。今年1月底至2月初,6天内就有4个从国内来的艺术团到金色大厅演出。来的人多了,艺术水准自然良莠不齐,这对真正高水平的团会形成某种冲击,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会产生某种消极影响。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国内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策划,防止一窝蜂;二是舆论宣传不要“神化”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的音响效果是一流的,但在金色大厅演出的人并不都是一流的。来演出的团体应该寻找适合自己节目的演出场地,不要“非金色大厅不演”。金色大厅的舞台是台阶式的,适合乐团演奏,但不适合跳舞。有些国内来的团体硬要表演舞蹈,这不仅影响舞蹈水平,稍不注意,舞者还会摔倒。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世界文化的管理和运行规则。以金色大厅为例,其一年有500多场演出,最多时一天演出4场,其中约2/3纳入金色大厅演出季,其余面向社会。如企业、工会可以去包场;外国的乐团、音乐人也可去租借场地。从中国来的演出,凡未纳入金色大厅演出季的,并不是中国音乐不行,而有些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按常规,金色大厅演出季的曲目提前18个月就要排定,提前一年开始做宣传。但国内来的演出团体,从批准到出来最多只有数月,不可能插入演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