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
“中央社”在北京驻点的记者在新闻稿中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解读温家宝的答记者问,文章说:“每年一次会见中外媒体是国际间观察北京政经走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温家宝今年在这项年度记者会中以理性与感性交错的表达,响应了全球对中国的关注与疑问。”
文章详细报道:在记者会刚开始时,温家宝以“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告诉外界他对中国的感情,还说在剩下的3年总理任期内,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温家宝则大量使用动之以情的言辞,在答复台湾记者有关洽签ECFA问题时,以“因为我们是兄弟”进一步说明“让利”说。他说,商签协议过程复杂,但“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解决。温家宝还称,“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回顾8年的“语录”
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刊登文章,梳理了自2003年起温家宝在每年两会记者会上答台湾记者问的“语录”。文章说:“记者发现,这位总理说起台湾,颇具感性,甚是动情。”
文章逐年列出温家宝的原话,例如:
——2005年3月14日,在回答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反分裂国家法》)用意。
——2007年3月16日,在回答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8年3月18日,在回答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为了台湾同胞的利益,我们甚至愿意作出必要的牺牲”,“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2010-03-02温家宝“照顾对方关切”说值得台湾体味
- 2009-10-15台媒:温家宝更正信赢民众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