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引导进城农民“观念城市化”很必要

2010-08-23 18:20:38 侯文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艳   我来说两句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筹建的“公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马各庄村50余位村民参加了以“村民上楼后如何适应城市生活”课题的第一期学习。(见2010年8月22日《新京报》)这种为引导进城农民“观念城市化”举办“公民学校”,令人为之叫好。

“公民学校”在“村民上楼后如何适应城市生活”课题的第一期培训中,人民大学“红色1+1”实践团的志愿者运用图片、视频和现场演示,为村民讲解家庭急救、社区文明生活等,受到村民普遍欢迎。据人民大学“红色1+1”实践团团长、“公民学校”发起人冯启娜介绍,“公民学校”正计划开设第二期课,主题为“公民公共文明行为”,将从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和公益行动等4方面切入。下一步,还将开展健康、文化等系列课程,帮村民转变观念,使其尽快适应社区生活。

以“公民学校”为载体,引导进城农民“观念城市化”的做法所以必要,关键在于实现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政府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因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村落陆续拆迁,农民回迁安置房社区相继建成,许多农民虽然住进了高楼,但一时难以适应社区生活,诸如在绿地上种菜、养鸡、养兔,占用楼道堆放杂物等。在朝阳区东坝家园,居民在绿地上种的南瓜秧已经爬到一楼阳台上……金盏乡长店村一位住房面临拆迁村民说,他家有个大院子,种着葱、蒜、黄瓜等,夏天不用买菜,住进楼房就没处种菜了。金盏乡通过设立“公民学校”、加强对进城村民培训,就在于它有利于实现进城村民“人和观念一起上楼”,缩短角色转换时间,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目前,北京正在进行土地储备拆迁,全市共有50个挂账重点村将实施腾退。这意味着,众多拆迁村民须要经历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变,全国各地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都面临着同样的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盏乡举办“公民学校”的做法,无疑具有示范意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