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点像房奴的雕塑在厦门的一家网站上引起热议。网友称其为“房奴雕塑”,众多网友跟帖,有人感叹、有人抱怨,不少人借机感叹厦门的房价。记者调查得知,这个雕塑的名称叫 《传承·状态》,雕塑作者表示,“当时要表现的是闽南人行走天下、根在中国的主题,也包括房子的要素”。(东南网9月29日)
本是要表现闽南人行走天下、根在中国的《传承·状态》,却被网友当成了描述房奴痛苦的“房奴雕塑”,真给人一种错把冯京当马凉的感觉。虽说雕塑作品不像文字那样一目了然,而且雕塑作者也明说了,“也包括房子的要素”,但是很明显雕塑本来不是针对大家认为的“房奴”。
虽然貌似闹了个大笑话,可是,大家恐怕都没有理由笑出口。毕竟,认错了雕塑可不代表大家表错了情,那些针对高房价的抱怨、感叹甚至是不满,可不会因为我们认错了雕塑而丧失真实性。相反,它却从另一个方面更真实地折射出在高房价下挣扎的房奴们的痛苦。
看到背负着砖块就立刻联想到房奴,竟然就像闻到饭香就感到饥饿,听到水声就觉得口渴一样,简直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不能归咎于市民的想象力太过于丰富,要怪,只能怪房子带给市民的压力太大。大家对于雕塑的认识或许有偏差,但是作为房奴的焦虑与痛苦、挣扎与无奈却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感是如此地折磨着我们,以至于一个本没有太多联系的雕塑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言辞都可能轻易地勾起痛感,我们只能说,不是我们太敏感,而是这种痛苦实在是痛彻心扉。
即使你给雕塑贴上标签,即使你举出一大堆的证据来说明它和房子关系不大,但是,并不妨碍市民继续犯同样的“认识错误”。这座雕塑,起码是在公众眼里,已经超越了艺术作品本身,而被大家视为自身生活的写照。因为大家都明白,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实中的我们在高房价的重压下不得不做了房奴,而偏偏通过这个雕塑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负重前行的自己。很显然,只要房奴的生活还在继续,只要房奴的痛苦依然存在,我们就不得不继续“拥有”把这座雕塑称为“房奴雕塑”的理由。(来源:海峡导报)
- 2010-09-29“房奴雕塑”现身厦门街头 引发市民网上热议
- 2010-01-20当“房奴”没钱可断供 当“孩奴”没钱怎么断?
- 2009-12-17从《蜗居》看中美房奴四大天壤之别
- 2009-06-15数据显示厦门超半数基民不是房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