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解救乞讨儿童”需民间与公权互动
www.fjnet.cn 2011-02-09 12:28  单士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面对“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面对弥足珍贵的民间力量,面对打拐需要面临种种利益博弈,人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在更多制度与体系层面,给予最大支持。只有靠情感、文化、制度、执行来拧成强韧的丝线,在民间与政府的合力之下,才能织起一张让孩子回家的更大更密实的网络

最近,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通过微博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引发强烈关注,大量社会名人参与街拍,多个慈善基金参与进来,以求建立数据库和培训志愿者,各地警方接连出警调查核实。于建嵘说,现在公安部的有关部门和许多地方公安机关都明确表态支持“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还表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此提案。(2月8日《信息时报》)

这场公民行动引起强大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公共部门与相关权力的介入,都使得这场社会大救助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现在已发现一些被拐卖儿童,正在解救当中,这都证明,民间力量的强大。而聚合民间力量的,无疑就是一条由公共文化与现代文明织成的纽带。

众所周知,拐卖孩子,骗抢儿童,逼迫未成年人行乞,是人性大恶。而文明与善良,就是丑恶的天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失子之痛绝不只是零散的、疏离的、个别人的个体伤痛,在亲情伦理的指导下,它会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的记忆与体验。这种情感通过社会文化的疏导,自然容易把太多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群体黏合在一起。

民间不仅有力量,更有大智慧。打拐是一个需要面对种种艰难博弈的公共行为,仅仅靠权力部门是不够的,要让那些被拐骗的孩子顺利回家,就需要民间力量的智慧介入。通过微博公共传播平台,通过民间志愿者街拍的方式,使民间力量织成一张张更为庞大而密实的网,找到那些散落在角落的孩子,这就是一种民间力量在公共问题上的创新。

公共意识与文明伦理是民间行动的精神支撑。当然,要让这些民间力量完成更多的救助行为,还离不开配套支持。比如,民间力量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很多公益基金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同样,这种民间行动还需要公共部门与制度支撑。而公安部门与人大代表的介入,无疑也带来更大期待。这一切表明,对于民间行动来说,只要其运行足够的透明与公开,经得住充分监督,就能够产生强大公信力,来对还原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起到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