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冰火两重天”的招聘是喜还是忧?
www.fjnet.cn 2011-02-16 16:25  和法堡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时下正值全国各地大中专毕业生及农民工找工作的高峰时期,记者在福州各招聘会现场及劳务市场调查中发现,有着较高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平均每月工资约2000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工人受到欢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纷纷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农民工的工资甚至超过大中专毕业生的工资。(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在职场招聘会现场及劳务市场,农民工成了“香饽饽”,而有文化、有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却遭冷落,的确让人匪夷所思。然而,面对这残酷无情的用人单位招聘“冰火两重天”的现实,谁能说得清这到底是喜还是忧?

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到,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现在的中西部、南方、东部地区都出现了“民工荒”。特别是从今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与南方、东部地区展开了争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中西部地区由于是农民工的家乡,南方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不得不在争夺农民工上屡出新招,并采取以情招人和提高工资待遇的办法。由此可见,企业能主动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更大程度的尊重,当然是一件好事,其积极意义应予肯定。

可是,那边是“民工荒”,这边却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于是许多人说,企业既然找工难,为什么不去录用这些有知识的人才而四处大叫“民工荒”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企业并不是真正招不到工,而是想找只需支付低廉工资的农民工。在现行政策下,若雇用付出了高昂教育成本的大学生,就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劳动成本,加之企业对大学生所提供的劳动效率怎么样心里没底,这在客观上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学不能致用,才不能发挥,许多大学生只好继续当“啃老族”,望“就”兴叹而无可奈何。中国的企业,竟然“不敢用”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致使普及率并不高的高等教育群体出现了过剩的局面,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因此,“民工荒”的出现,无疑是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讽刺。

无疑,如何破解“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让职场招聘“冰火两重天”现象得到逐步缓解,值得政府和用人单位深思。也就是说,如果政府能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多想一些办法,企业如果能够摆正心态,从长计议,消除对大学生的偏见,为大学生的就业尽量提供方便,相信“风雨过后就会见彩虹”。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