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印象中,迄今为止,我国有且只有一项基本国策,就是计划生育政策。但是,随着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发布,呼吁放弃这项基本国策的声音也开始增多。有部分人相信,我国已经开始出现低生育率问题,需要允许一个家庭生育两个或多个孩子,以避免所谓“未富先老”,化解因为人口出生率降低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直观上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0-14岁人口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6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6.29个百分点。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我们即将告别“人口红利”的标志。但是,要将我国人口开始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阶段,当作了不得的大事,乃至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联系起来,以为必须用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办法加以解决,是过于片面的。
究其原因,在于持此论者只看到了人口增加的好处,没有看到资源和环境约束;只看到了传统增长方式面临困难,没有看到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只看到了人口减少可能“未富先老”,没有看到人口增加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
首先,我国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那天开始,就是在为以往严重的错误纠偏。因此,断断不能在纠偏刚显现成果的时候,就突然放弃减少人口总量的既定方向,否则,将可能招致人口的报复性反弹,乃至遗患无穷。现如今,我国人口总量是不是过多,是不是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这几乎是任何具备常识的人都会看得非常明白的问题。仅仅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可能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可能给企业用工、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带来一些难题,便要求放弃控制人口的既定国策,全不顾已经高度脆弱的环境约束和资源约束,这不仅短视,而且根本不负责任。
其次,低生育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客观冷静地对待。经济学理论认为,越是发达的国家,收入越高,生育率却往往越低;收入越高的女性,生育率越低,同时,农村的生育率往往高于城市。这被称为收入效应。这背后的秘密在于,每个孩子的单位养育成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提高——愈在乎“产品质量”,愈不敢“粗制滥造”。最终,质素较高的家庭选择不生或者少生,而东躲西藏、遍地生娃的则往往疏于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试问,那些要求放开计划生育的人是否想到,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能否匹配?
第三,增加劳动人口、解决“双独子女”赡养难题有多种办法,指望多生孩子来解决问题是过于简单化的思维。以美国为例,在自然生育之外,该国相对宽容的移民法使得了美国人口不会像日本和意大利那样萎缩。这至少表明,依靠劳务输入等策略,可以帮助缓解老龄化问题。至于宏观层面的社保亏空,以及微观层面的家庭赡养困境,这大部分该由政府承担和协助解决。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 2011-03-02计划生育断送了中国的未来
- 2011-01-10计划生育在跟“常回家看看”作对
- 2010-11-29韩寒是否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 2010-07-02计划生育讲座 只能讲性知识?
- 2009-10-22计划生育下的“人口红利”还有多久
- 2009-02-12继续设立计划生育奖,有必要吗?
- 2009-02-12继续设立计划生育奖,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