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政府新闻发言人名单及电话,在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实行。但近日我省向社会公布了75名政府新闻发言人名单及电话,依旧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究其原因,恐怕大家在乎的不是公开的时间先后,而是公开后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没有长效机制,会不会又是“一阵风”,“雷声大,雨点小”。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公开政府新闻发言人名单及电话,不一定要比别人早,关键在于执行得咋样。而如何确保这项制度执行好,公开透明是个好办法。
透明度决定公信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开透明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的有力举措。作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确保权力运行公开方面,肩负着独特使命,起着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为此,政府新闻发言人首先就要积极主动革新观念,让自身的工作置于阳光之下,通过定期发布权威信息,让大家明白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引导大家该关注什么,又该注意什么,消除信息不透明带来的不信任感,提高透明度,从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透明还原真相,赢得支持。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信息公开不及时,谣言就很可能乱飞。当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事实云山雾罩、公众疑虑重重时,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及时介入、澄清真相,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解读,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让猜测止于透明,谣言止于公开。同时,积极回应各方利益诉求,把公众的意见如实反映上去,进而赢得支持,推动政务公开。如果政府新闻发言人此时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致使官方消息出现真空,不但舆论走向极容易被误导,而且也会损害自身乃至政府的形象。
政府新闻发言人名单及电话公布后,要落地生花,形成长效机制,应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比如,对新闻发言人何时说、怎么说、说什么、说多少,说的后果如何承担等进行细化;强化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从法制的角度界定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权与责;政府既要大胆给新闻发言人放权,又要建立有效的民主评议机制。
此外,更应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现代领导干部的主要能力之一。公布政府新闻发言人名单及电话,旨在让其怀有敬畏之心,习惯于在媒体和公众监督下工作。然而,一些地方的政府新闻发言人摆不正位置,缺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时陷入利益误区,不愿坦诚面对媒体和公众,以“顾全大局”为借口,故弄玄虚、上下推诿,不是无可奉告,就是报喜不报忧,回避核心问题,成为政府躲避监督的挡箭牌。对此,笔者以为,不妨借鉴深圳等地新闻发布问责制的做法,高举问责利剑,不给相关责任人留后路。
公开政府新闻发言人信息后,如能在执行环节,因地制宜多一点,尊重规律多一点,科学理性多一点,便民利民多一点,相信媒体和公众一定会更买账,也更能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