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凌晨,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从自己的寓所坠楼而亡……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先后有9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想了些什么?他们曾经创造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财富令人艳羡,却因为一些至今不为外界所知的原因,采取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人生。(6月7日《山东商报》)
曾几何时,人们对身家过亿、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投以感佩艳羡的目光,并试图破解他们遨游商海的成功秘诀,而如今仅短短的几年时间,人们又不得不面对先后有9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的严酷现实,对此,人们大惑不解,是什么导致这些曾经创造辉煌人生和巨大社会财富的成功者,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人生?亿万富翁之殇又给社会带来怎样的警示与启迪?
纵观自杀殒命的9位商界精英的人生轨迹,他们大多都有过人的聪慧胆识、坎坷的创业传奇,有着人到中年而事业中天的耀人光环;然而,他们在享受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成功的同时,又似乎少却了精神世界的富有与快乐,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孤独、痛苦和脆弱。也许正是这种难以排解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产生悲观厌世的挫败感,演绎出“人死了,钱没花了”的人生悲剧。由此看来,如何诠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善待身家财富与生命,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富翁,都是至关重要的。
生命是宝贵的,它的宝贵不仅在于其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犹如一张单程前行的车票,没有返程,没有来世;还在于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才能创造财富、体现价值,正如一首歌所言,最浪漫的事就是同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不仅是人的本能需求,也是人的社会责任。可以说,无论出于何种心态,企业家选择自虐殒命,都与其价值观、财富观、人生观的扭曲不无关系。
守法经营才能心安理得。企业家要保持心理阳光、远离抑郁,首先必须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凭实力、凭能力,依法经营、公平竞争,保证每一分财富的来路都光明正大,经得起时间和公众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不畏舆论质疑,不为弊案困扰,襟怀坦白才能心安理得,心理阳光何来精神抑郁。前不久舆论披露胡润百富榜发榜12年,共有24名“问题富豪”因行贿、诈骗和资本市场潜规则等原因落马的信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守法经营的重要性。
淡泊名利才能善待沉浮。尽管追名逐利是人的本能,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却是不变的真理。贪欲乃万恶之源。商场如同战场,企业家们也许比普通人更显焦虑。但胜败乃兵家常事,财富无限,人生有时。只有善待财富、淡泊名利,才能从容应对财富的聚散和事业的坎坷。既不能在事业成功的顺境中沾沾自喜,也不能在竞争危机时丧失斗志、抑郁消沉,甚至厌世绝望。昔日神采奕奕的家具大王、年仅29岁的冯永明就在遗书中写道:“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身心健康才能快乐人生。有人把“健康”比作“1”,把财富、别墅、美色和荣耀等比作“0”,如果人生的价值可以因为拥有众多身外之物而达到10、100、1000乃至更多的境界,那么,没有了“健康”,一切都将归结为“0”。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健康对于人生“一票否决”的重要性。健康是尤其是心理健康,是幸福人生的底线,如果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那就太不值当了。
- 2011-01-20是胡润“杀猪”还是富豪“自杀”
- 2010-12-06“QQ相约自杀”判决值得商榷
- 2010-11-10学生自杀校方无责制造了“礼崩乐坏”
- 2010-10-20官员遭好友举报自杀岂能“以谜解谜”
- 2010-10-08蚯蚓“集体自杀”抗议高房价
- 2010-09-27陈有西:中国官员为什么选择自杀
- 2010-08-04遵从法律美国富人“自杀”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