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面对大量网络传言,没有采取非常规的信息围堵做法,而是在调查终结后正面肯定群众举报和网络监督的重要性,甚至对关注此事的人们“表示感谢”。这样的态度,恰恰反映出干部任用公示制度的良性效应。
7月17日,云南省委组织部通过媒体对外界表示,经云南省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调查,云南省拟任副厅级干部党煦燕被举报“履历造假”一事并不属实。联合调查组先后走访200余人,查阅上千件档案,发现党煦燕工作履历清楚,调入昆明高新区工作的调动手续完备,其提拔任用均符合《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此外,党煦燕购房渠道和资金来源均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举报所反映的“其他问题”也没有事实依据。
党煦燕拟提拔的公示发布不久,有关部门就接到了举报材料,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大量关于党煦燕“真实面貌”的揭秘材料。经过微博的海量转发,“党煦燕”很快成为网上热门词汇。本着负责的态度,云南省组织部门一方面决定暂不任用党煦燕,另一方面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随着调查结果的出台,有关党煦燕的争议似乎可以告一段落。
组织部门还了党煦燕一个清白,这可能让有些人多少有些“失望”。以“围观心态”而言,当一个猛料被公之于众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有关部门能“证实”大家的猜想,并且下意识地希望党煦燕走向河北“造假骗官干部”王亚丽的结局。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党煦燕也毕竟不是云南版的王亚丽。这样的结论虽然让激愤的情绪有点儿没着落,但是,以公正的调查给出公允的结论,以还原事实真相,平息坊间非议,这应该是更多的人所希望看到的。
传言被证伪,这样的事态转变近年来并不多见。从整个事件的脉络看,虽然最后并未查出党煦燕存在“履历造假”的问题,相关的争论却依然很有价值。首先,公众对组织部门的任用公示进行大胆举报,促使组织部门对拟任用人员开展深入调查,避免了带病提拔的问题,消除了人们对干部任用的疑虑,这是价值之一。此外,有关部门面对大量网络传言,没有采取非常规的信息围堵做法,而是在调查终结后正面肯定群众举报和网络监督的重要性,甚至对关注此事的人们“表示感谢”,这样的态度恰恰反映出干部任用公示制度的良性效应。还应该肯定的是,针对党煦燕的举报和网络围观,并没有引起当事人和有关方面的强烈“反弹”,人们曾经担心的打击报复现象也未有所闻,当事人的适度“沉默”,或许可以视为对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的尊重。从这些情况来看,有关党煦燕的争论和调查始终处于理性的轨道,这也有利于组织结论被群众所接受。
有关党煦燕的争论,为干部提拔任用的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虽然对党煦燕的举报这一个案“并不属实”,但网络舆情对干部提拔的高度关注,却把干部提拔任用置于社会的聚光灯下,其正面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干部提拔任用制度不仅关系到党风和政风建设,还关系到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树立。要想煞住干部任用领域的歪风邪气,不但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更要把制度的运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以这样的角度观察党煦燕事件,就不难发现,云南省有关方面的“感谢”确实不是客套话,而是表达了对群众意见的尊重和敬畏。
- 2011-07-07云南版王亚丽的“干爹”是谁
- 2011-07-07“云南版王亚丽”应接受舆论监督
- 2010-10-12从两个故事看王亚丽造假骗官案的警示
- 2010-03-24王亚丽们需要公平的上升通道
- 2010-03-16官场中还有多少王亚丽
- 2010-03-04王亚丽“造假骗官”,何时成为中国的绝版
- 2010-02-12谁导演了王亚丽“升官发财”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