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17日,郑州市一处拆迁安置小区8栋刚封顶楼房,被全部拆除重建。被郑州市建委责令拆除的“汇景嘉园”小区二期工程位于郑州市长江路南、代庄街西,共有8栋六层楼房,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为解决市内交通问题,郑州市决定建设京沙快速路,建造该项目安置拆迁居民。(7月18日《新京报》)
安置房不安心,拆迁户很闹心,这个半拉子工程被拆迁户怒斥为“豆腐渣工程”,“说是豆腐渣工程,其实有些砖还没豆腐渣结实”,因为用手轻轻一触砖体,砖末就像饼干碎屑一样往下掉,“突然塌了也有可能。”
谁制造了这坑爹的豆腐渣?表面上看,是一捏就碎的问题砖,因此,施工方很委屈——施工方副总邢喜顺抱怨,“其实我们是最大受害者”,还有比这更大言不惭的“受害者”吗?论受害者,谁比得上拆迁户?且不说拆迁户的安居梦破灭了,即便重建,拆迁户也要等上很久!
豆腐渣工程的背后,充斥的是豆腐渣监管。何谓豆腐渣监管?说它监管吧,但它走走过场、流于形式,货不真、价不实的监管,顶着监管的帽子,实际上是伪监管;说它没监管吧,但它毕竟监管了,派人了,抽查了,行动了,貌似履职了。但是,如此监管形如豆腐渣,表面上质地不错,但一捏就碎,一压都是水分。
我们看到相关部门的监管正是不折不扣的豆腐渣监管。一方面,抽查式监管。问题砖为何能够出厂?新郑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宏基公司(生产砖的一家企业)是一般性企业,质监部门只做抽查。好一个“只做抽查”!如果是真抽查,也就不可能允许如此大面积的问题砖走出工厂。何况,根据目前建筑材料须采用的双控标准(产品标准和施工标准),比如,施工标准主要包括强度、抗压性能,岂能仅仅抽查了事?
另一方面,失明式监管。问题砖出厂需经过质监部门的同意,要进入工地,则还需经过监理方。如果有一个环节严格把关,这些问题砖也就不可能被使用到建筑上。问题砖进入工地时,监理人员通过目测和敲击等再次确定砖的质量、外观、几何尺寸,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并同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抗压强度的物理性能,经郑州高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检测后评定为合格。试问,无论是监理人员还是相关实验室人员,如果真的负起责任,为何将问题砖定为合格,难道只是送检的砖是合格的?
一言以蔽之,正是抽查式监管和失明式监管,造就了问题砖的大行其道,最终导致豆腐渣工程出现。无论抽查式监管还是失明式监管,都是披着监管之皮的豆腐渣监管。在一定程度而言,豆腐渣监管比不监管还可怕,不监管起码让人抱有戒心,产生抵触心理,而豆腐渣监管则将问题砖去问题化,以假乱真,更具欺骗性,因为正是监管部门认定了问题砖无问题,很合格,施工方才放心使用。
有人常常感叹,在当下的现实,真相是最大的奢侈品,其实奢侈的岂止真相,质量也是奢侈品。无论大楼还是大桥,这些与民众生命相连的工程,最应该注重质量,但从现实看,质量问题频发。连安置房这样的民心工程,也敢变成伤民工程,令人夫复何言?人民日报刊文称,本该成为“百年工程”的大桥,一座座相继成了“短命桥梁”甚至“索命大桥”,不仅给公共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制造了社会风险,更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诚哉!
学者章诒和一针见血地指出,工程的脆弱和短命,标志着公共建筑危险期的提前到来。行政系统与建筑行业的腐败以残酷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绝非夸张,每一期短命工程背后也许隐匿着腐败,因此,面对豆腐渣式的监管,相关部门应该调查一番究竟有无腐败存在?
- 2011-07-18短命是豆腐渣工程的共同宿命
- 2011-07-14“大干快上”咋成了“豆腐渣”替罪羊?
- 2010-10-18豆腐渣工程跟私人承包制无关
- 2010-07-27洪水来时才看出谁是豆腐渣?
- 2010-05-12烽火之下,会否出现名人“豆腐渣”故里?
- 2009-12-16“豆腐渣”工程为何屡屡获奖?
- 2009-11-17绝对的“豆腐渣”源于绝对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