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9日《西安日报》报道,今年,广州市开全国先河,推出首个地方性公派留学生项目"菁英计划",拿出1300多万元,首批资助40名学生,前往世界排名前300名的大学留学。
日前,这些学子陆续踏上了留学之路。很多民众普遍关心:人是怎样选出来的,为什么是这40人入选?但相比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更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菁英计划"到底有无必要,即花大价钱送少数精英留学值不值得?
据悉,此次公派需满足五大条件:首要的是已通过个人申请获得了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此外,原属高校必须具有博士点且自身成绩优秀;所录取的国外高校必须在广州市列出的世界排名前300名的名单上;攻读的专业是广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这些条件来看,说是公派,实际上就是资助,必须是个人先申请成功,再由政府资助相关费用。资助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承诺毕业后回广州工作5年以上。相比直接招聘已学成归来人员,由政府出资的"菁英计划"是否真的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更高的效益,恐怕得打个问号。
从就业时间上来看,相比几乎可以马上展开工作的直接招聘,"菁英计划"中的学生学成归来至少要三四年之后,如果再加上为了避免学生留学不归,如完成学业后超过5年不能回国服务广州的,应全额返还培养经费的制度约束,学生可迟归的年限又增加了五年。从就业效果来看,尽管“菁英计划”资助的专业是广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海外归来的相关人才并不少,广州也不是再丰厚报酬也留不住人的穷山恶水,真正决定人才去留和工作积极性的是相关岗位所能提供的福利,环境和前景。于是由此产生了一个悖论,如果广州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足以吸引人才,那么迫于"菁英计划"不得不回广州服务的被资助学生很可能缺乏职业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得过且过,只待五年后另择高枝,甚至直接按规定罚钱走人。被资助学生之一叶莘就谈到:"我也担心毕业回来后无用武之地,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反之,如果广州所能提供的岗位能够留住人才,那么无需"菁英计划"也能招来凤凰鸟。既然如此,与其把数以千万计的金钱投在"菁英计划"上,资助几年后方能投入工作,且随时可能抽身走人的留学生,还不如用来改善广州市的就业环境,种好梧桐树,何愁引不来金凤凰?
"菁英计划"的动机和目的并非不好,只是不如直接招聘来得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效益更高。政府手握人民赋与的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服务,仅仅做到动机和目的光明正大,执行过程公正无私还不足以问心无愧。管好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效益的精打细算也是身为公众管家的政府当仁不让的意识和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菁英计划"美则美矣,善则未必。
- 2011-08-12政府坦承未完成目标让人敬重
- 2011-08-10政府推荐的养生专家信信得过吗
- 2011-08-09该反思政府救市方式了
- 2011-08-01政府开发别墅 公信荡然无存
- 2011-07-22“桥塌塌”给政府提了什么醒?
- 2011-07-19披露横渡珠江事故信息,体现政府开放心态
- 2011-07-18一步一步建设阳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