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铁路部门编制了新的列车运行图。新的列车运行图主要特点,就是动车、高铁适当降速,如京津城际、沪杭两条高铁的时速由350公里调整到300公里;其他的由250公里调整到200公里;客货混跑动车组由200公里调整到160公里。与此同时,各席别票价在现行票价水平基础上,下浮5%左右。
安全第一,生命最大。铁路从高速时代重新回到“不快不慢”甚至“慢”时代,我们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稍微做一下数学计算,发现速度的降幅基本在20%左右,而与此对应的票价降幅却只在5%左右,这不禁让人心情郁闷,更对火车票价的生成机制摸不着头脑。
与此类似的是我们的油价。为了让国内与国际“接轨”,发改委确定了游戏规则,国际市场三个原油平均价格22个工作日调整幅度达到4%,就该调整油价了。从过往经验看,油价向上调整,逻辑是十分清晰的,该调必调;但是,油价向下调整,逻辑却又生变。最近,国际油价的跌幅远远超过了4%,内地油价却岿然不动,发改委的解释是没有达到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至于这个边界条件是什么?作为消费者的大众,当然是不可能知道的,可能发改委也不愿意让公众知道。但在香港,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自8月10日起下调了汽柴油价格。
火车票价也一样,我们一步一步迈向了高票价时代。火车由慢车变为快车,价格几乎翻了一番;由特快变为动车,价格差不多又贵了一倍;由动车变为高铁,价格再一次上涨差不多一半,已经媲贵飞机票价。有细心的乘客做了一个比较,同样是上海虹桥到南京,从D82到G7032,D改G,用时由2小时8分减少到2小时7分,节省1分钟,但票价却从93元变为146元,涨幅达57%。提速—大幅涨价—大幅降速—小幅降价,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涨快跌慢、涨多跌少”,这一内地油价的规律,在铁路身上体现的过之而不及。
其实,关于铁路票价的质疑声音,一直就没有断过。当初京津高铁开通时票价过高的问题,铁道部表示“试行运价水平,由京津高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确定;试行满一年后,将按法定程序制定正式运价。” 武广高铁开通之时,公众再次质疑,铁道部一样表示“今后将会依市场情况、出行情况进行重新核定”,铁道部宣传部副部长郭文强还信誓旦旦,“未来,关于武广高铁的优惠措施只会越来越多,惠及更多乘客。”安抚一下民众情绪之后,铁道部采用了“拖字诀”,企图用时间让公众习惯铁路的高票价。至今,“越来越多的优惠”,我们一点也没有看见,一点也没有摸着,即使那一个形式主义的“按法定程序制定正式运价”,我们也没看到。
香港的油价为什么能降,原因大概并不复杂。香港是一个开放市场,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如果公司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价格,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但在内地,无论是油料供应,还是人们的铁路出行,都是垄断,消费者连用脚投票的机会都没有。铁路运行图一调整,我们就“被高铁”了,你不坐高铁,但原来的普通列车、快车已经停开,你被绑架了,除了乖乖听话,没有选择。降不降价,多大幅度降价,公众没有发言权,垄断部门掌握着绝对的自由裁量权,自说自话。
在当下的境遇,假设“有了选择”,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垄断部门不愿给你选择的机会,相关部门也不会给你选择的机会。退而求其次,我们只渴望一点,那就是真正构建起一个公开、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公众对涨价与降价别总是一头雾水。也许,这一点渴望都是过分的,因为垄断巨头和相关部门害怕开了这个口子,让市场竞争的无形之手伸了出来。
- 2011-08-13张海迪回应“残疾人致信铁道部” 未谈及票价
- 2011-08-12京津沪杭等高铁票价下调5% 网友称幅度太低
- 2011-07-01温家宝:高铁票价要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
- 2011-06-28铁道部:京沪高铁票价未经听证程序并不违规
- 2011-06-23高铁票价之痛
- 2011-06-22实行差别票价开错了药
- 2011-06-21郑西高铁采取两种时速模式开行 最低票价155元
- 2011-06-21武广高铁下月起降价降速开行 票价最低为3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