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被面试”呼唤第三方招聘
www.fjnet.cn 2011-08-25 15:32  左白昆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报载,8月23日,福州晋安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总成绩公布。成绩一发出,便有考生表示异议:考生李先生发现,自己报考的晋安区医院医技岗位,原不在面试名单上的考生居然也参加了面试,而且面试成绩最高,总成绩排名第二,把其他竞争者挤出拟聘用名单。(见8月25日的《海峡都市报》)

没入面试名单,面试成绩却最高。对这种“被面试”,有关方面解释说,可能是前面有人放弃,笔试成绩靠后的递补后发生了面试名单的变化。虽有这种可能,但是李先生说,笔试成绩前6人都领取了《面试通知书》。退一步说,即使发生了递补现象,也应该公布递补者的名单,接受民众监督。遗憾的是,“各人都不知道和自己面试同一岗位的人员,也不知道有几个人参与这次面试”。如此“暗箱操作”,怎么不令人怀疑:这次公开招聘过程蹊跷,甚至有违规操作之嫌呢?

事实上,各地都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进行公开招聘;并邀请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整个招聘过程,从命题到笔试、面试、录用进行全程监督。既然这次招聘是公开招聘,为什么参与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面试的人员名单不公开?甚至让人“被面试”?须知,公开招聘的核心是公开,只有公开才能实现公平与公正,才能建立起公开、竞争、选优的事业单位人才选拔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否则,搞“暗箱操作”,难免会出现“内部招聘”、“人情招聘”、“权力招聘”、甚至“萝卜招聘”,令人感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水很深”。

其实,“被面试”早就搅动了民众对权力寻租的纠结,不仅是民众对权力有着一种天然的警惕,而且在于赋予政府官员的权力越大,寻租的空间越大。尽管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也并非绝对不变的,人的自私也并非绝对的”,但当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的时候,权力自私化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对“被面试”,民众呼唤“零容忍”,但都是做“事后诸葛亮”,没从管理制度上找准“病根”加以治理。

其实,“被面试”的“病根”在于招聘者与监督者都属于同一个部门,以致对公开招聘的监管像“老子监管儿子”,滋生出各种招聘乱象来。如果能够引入第三方公开招聘,招聘单位不派人参与,完全由第三方操作。这样招聘权与监督权分离,就比较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杜绝“被面试”。这一做法,早已被他地证实,是人才市场化、人才制度化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彻底公开招聘的典范,有利于招聘到真正优秀适用的人才。试想,如果这次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也请第三方公开招聘,“被面试”的现象还会发生吗?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