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昨天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去年刚入选我国“千人计划”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王志国因两篇论文造假,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记者昨晚从该研究所网站获悉,王志国确因学术不端被免去科研权利,其实验室也被关闭。据了解,“千人计划”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入选者每年可享受中央和地方的150万元资助。
(据9月6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学术造假”可谓蔚然成风。前不久,网爆部分高校拿几百万购买国家奖项评院士,现在刚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著名海归学者也被曝论文造假。一般的高校教研人员为评职称而抄袭论文倒也能理解,但是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都是国家设立的最高科技学术称号,为何还也敢屡屡出现“学术造假”?究其原因不外由三:
一是体制失宜。对于个人而言,遴选上国家“千人计划”将带来终身荣誉和莫大利益,而对于入选人所在单位而言,“穷山沟飞出个金凤凰”将会给单位带来“一揽子”的好评价和好政策。归根结底,国家“千人计划”成为考评科研单位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的“指挥棒”,成为衡量科研人员评聘、晋升乃至搞科研的“指挥棒”,在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奖惩制度下,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学术造假再正常不过了。
二是道德失范。“学术造假”无疑也彰显出科研精英们的学术不端正、行为不道德,为了国家“千人计划”的声望资源,甚至敢在国际学术平台上接连造假论文。发表上假的关心、支持、帮助开发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这种急功近利势必带坏国家“千人计划”的增选风气,试想,看到别人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几篇假论文便可荣膺国内特聘专家的桂冠,其余的海归学者还会傻乎乎专心科研吗?长此以往,为了获得更多课题、更多经费、更多名誉、更多既得利益,谁还会“爱惜自己的那几片羽毛”?
三是法律失控。学术的水分为何总是拧不干?其根本原因就是法律的缺位,对于学术造假的科研人员,无非就是追回奖金、否定学术称谓,严重点就是“由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说白了,这样的处罚只是道德和行政的处罚,而没有法律的问责。事实上,主管部门之所以“刑不上士大夫”,就是因为在司法层面存在的法律空白,对于学术腐败只有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而没有可操作的惩戒法规。
要想刹住这股不当风,必须在优化考评体制和学术整风的同时,加大法律的迅速补位。令人欣慰地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了设立“学术欺诈罪”的建议,在当前学术自律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制定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倒不失为一支“强心剂”,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学术造假的路走不了多远了。
- 2011-08-29学术中伤比造假更恶劣
- 2011-08-19选院士饶毅出局:学术“逆淘汰”?
- 2011-06-17招经期女生玩博彩实验应从学术视角解读
- 2011-06-08学术从公器沦为私器是悲哀
- 2011-04-06学术期刊 假作真时真亦假
- 2011-04-02“测谎仪”测不出学术道德
- 2011-04-01方舟子遭质疑,学术打假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