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记者获悉,北京、河北、陕西等省市5所民办高校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于11月启动,首批研究生将于明年9月入学。(10月17日《京华时报》)
目前,我国已有民办高校近700所,在校生数已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19.4%。在这点大背景下民办高校"招研"是顺乎天时的合理举动,能够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的局面。
不过笔者认为,这远没到邀功摆好,弹冠相庆的时候。笔者要民办高校"招研"提几个醒。
首先,民办高校存在资金危机。比如,民办高校虽有国家政策扶持,但歧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民办高校的运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学费,一万元一学年很多情况下只是起步价。虽然,五所高校开启民办高校"招研"的破冰之旅,但在这个大前提下笔者希望某些民办高校"招研"前首先有量力而行的理性思维。民办高校"招研"不能复制公立大学盲目扩招而债台高筑的老路。更不可走进贷款--上规模--扩招学生--还贷"的死胡同之中,不可自拔。
其次,民办学校能收研究生本身应该值得肯定,这个路子是没有错,问题是在现行体制下,能否保证公正性以及会不会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这个就有待观察了。笔者认为如果教材不彻底改革,民办高校只能和公办高校一样:错误的导师培养出错误的博士;庸才孵化庸才。如果只是单纯的招研高校的数量变化,多几个,或少几个,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不会对招研机制有实质性冲击,不过是一种"量变",更不会产生 "鲶鱼效应"。
更为明显的一点,如新闻中所言,刘林介绍,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计划招生30人,主要面向北京市已在社会工作部门,特别是社区工作的人员。这一点更让笔者担忧。虽然定向委培也是高校的一种职能,但是相对低的文化成绩要求不能成为某些人的捷径,更不能为A官是硕士,B长是硕士的助力器。更不能走上文凭半卖半送的老路。民办高校能够"招研"是一种改革的尝试,但不能因为不明确的意思表达患上先天不足之症。
可以说民办高校"招研"能够破除公立学校一家独大的现状,但民办高校"招研"更主要的社会功效在于立。外国民办高校不缺乏名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但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民办高校在国内却沦为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除了双轨制教育体制外,民办高校很大程度上在复制公立高校,包括公立高校的弊病。民办高校"招研"能否站得住脚,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 2009-07-16莫让“假师资门”毁了民办高校
- 2009-07-14民办高校收费也不能任由马儿跑
- 2009-07-10监管民办高校,不妨借助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