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小儿郎,别再“拖”着书包上学堂

www.fjnet.cn 2011-11-14 15:16  徐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晓春是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他告诉记者从四年级开始就这样了,班里有近40名学生,用拉杆书包的占了大约1/3。该校另一名学生因为考了98分,不是全班第一名而产生厌学。心理学者称,学习带来的挫败感使得孩子没有自信了。(11月14日《人民日报》)

记得小时候,笔者上学时总喜欢与同伴唱着“小呀么小儿郎呀,背着个书包上学堂”的童谣,蹦蹦跳跳到学校。十几年过去了,在不少地方小学生拖着“拉杆书包”上学校,却成了一道“风景线”。笔者的小孩虽刚上小学,但也加入到“拖”着书包上学校的行列之中。

不久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谢春风在对中国、加拿大、美国儿童学习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我国儿童的学习负担相比最重,自信心指数和被肯定指数相比最低。喊了这么多年减轻学生负担,说了这么多加强素质教育的话,实际的情况是,小学生的书包换成了“拉杆箱”,这难道不是教育的一大误区吗?考了98分的孩子还会产生厌学,难道不是在如此重压之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吗?

孩子“拖”着书包上学校,是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形象写照。因此,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性把给学生减负放在教育领域来解决,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收效甚微,以至陷入“减负——反弹——再减负”的怪圈。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本质是社会性问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往往也处于屈从的地位。在他们的身上有“两座大山”:一是社会上教育理念的功利化,把“状元榜”、“升学率”等作为评价学校的优劣的标准,而不管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是对社会做出实在的贡献,还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二是家长们对教育的超常要求,家长都希望孩子从一开始就处于领跑的位置,而不管“跑”向何方——是跑向快乐健康的方向,还是压抑天性不快乐的方向?

正因为学生课业负担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所以仅仅在教育系统内探讨减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扭转社会风气,家庭才不会跟风,逼迫孩子“一路领跑”;只有家庭主动配合,学校才会科学施教,而不是一味追求分数给学生“一再加码”。记得五年前,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听课时就反复嘱咐,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最近中央又提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这对素质教育问题的解决也至关重要。让“小呀么小儿郎呀,背着个书包上学堂”在孩子们口中传唱吧,因为这表明他们不但减去了肩上的负担,更减掉了心里的负担。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