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院士“之争更像利益之争
www.fjnet.cn 2011-12-14 10:48 郭杨阳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2月8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正式对外发布54名新增院士名单。仅一小时后,新晋院士谢剑平便在网上被冠名“杀人院士”“烟草院士”,这恐怕令他始料未及。作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的主攻方向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谢剑平的当选是中国科学界和中国工程院的耻辱”,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指出,卷烟减害是“伪命题”,不仅不可能实现,还误导公众,变相推销。打假人士方舟子也认为,此研究“骗人又害人”。(12月12日《京华时报》) 面对“烟草院士”之争,笔者首先感到的是欣慰——不管谁对谁错,学术界又出现了一例观点之争、呈现“争鸣”之态,而且,在这非此即彼的争论背后,可以逻辑性地预见:总有一方是真理,是以正义为名,出于国人的健康考虑的。但等细细揣摩个中意味,笔者不禁悲观了——这不像是学术之争,倒更像是利益之争。 “烟草院士”所进行的研究,到底是不是在欺天下人?“降焦减害”到底是出于学术之名,还是只是供一小部分人牟利的伪命题?所有的争议,只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即,降焦到底能不能减害?多种迹象表明:不能。 首先,谢建平院士所进行的研究,是在烟企资助下所进行的研究。在“屁股决定立场”的绝对法则下,已经可以肯定的是:谢建平院士的研究,要服务于其背后特定的利益主体。即便,院士是国家最高荣誉;即便,这一荣誉背后,隐喻着基于科学、真理的良知和正义感。但是,学术的市场化,学术权威正义感的每况愈下,还是令人更趋向于相信这背后存在着“不可告人”。 再者,面对“烟草院士”之争,工程院所表现出来的语焉不详,也让人更愿意相信:“烟草院士”之争更像是一场“利益之争”——工程院副院长表示:“所说的是不是这回事,我不清楚”;那么多院士一起投票选出来的“总是有道理的”。试问:如此大的争议,如此与亿万国人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工程院副院长怎么能“不清楚”呢?在争议未下之前,难道不能为谨慎起见搁置争议,延缓入选吗? 再加上,每次院士增选时的风风雨雨,学术与利益的博弈,院士身份上不清不白的阴影……这些,都让人更愿意相信:“降焦减害”以及谢建平院士,都像是一种欺骗,一种讽刺。 “工程院”、“院士”是一些学术含义大于公益责任的语素。但是,学术、科学研究难道不应该以良知、正义为名吗?借用法律上“疑罪从无”的概念,面对亿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出于正义、良知之名,工程院、工程院院士以及院士的评选,是不是也该“疑害从有”?即,一切可能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都应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这个角度上,尤其该对“烟草院士”之争严谨、负责。唯有抱着严格、稳当的态度,才能对得起国家荣誉的重托,才能肩负起科学的良知与责任。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3]“烟草院士”凸显艰难控烟语境
- [ 12-13]“烟草专家”当选院士的幸与不幸
- [ 12-13]“烟草专家”为何不能成为院士?
- [ 12-13]烟草院士之争实涉严肃科学命题
- [ 12-13]“烟草院士”,请以事实回答公众质疑
- [ 12-13]“烟草院士”背后的推手
- [ 12-13]“烟草院士”是枚什么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