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最后的尊严”让我们看到道德回归的曙光

www.fjnet.cn 2012-03-09 15:01  魏奇峰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把把雨伞,撑起了生命最后的尊严。天下着雨,一个老人突然倒地,安详地走了。路人看到了,纷纷停下给老人撑伞。他们中有警察,有百货店的员工,都是素不相识的人。一拨一拨的轮换,直到一个多小时后,老人的家属赶到。这一幕发生在前天上午的绍兴街头。(3月9日《钱江晚报 》)

一群群陌路相逢的人,一把把蕴藏着温度的雨伞,为街头突然离世的老人撑起了“生命最后的尊严”。在这个有“倒春寒”的季节里,此事足以温暖每个人的心,足以激荡起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火花。也让我们看到,助人为乐就像“飘柔”的秘密一样,不仅会传递,也会传染;更让我们看到了道德回归的曙光。

曾几何时,南京“徐老太事件”让助人为乐成为一种高风险的事,导致很多人有“助人为乐”的心,但没有“助人为乐”的勇气,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社会风尚,就这样被自私和冷漠所“冻结”。从而,使很多人有了“明哲保身”的思想,有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识,有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作风,以致,街头和马路成了一片缺乏温情的贫瘠之地,路见不平时,要么熟视无睹,要么飘然而过。

道德的渐失,人情的冷漠,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层隔膜,多一层戒备,多了一层猜忌,人们表面的平静难以掩饰背后的慌张和恐惧。在城市冰冷的钢筋水泥之间,穿梭着有温度的身体,却难以伸出有温度的双手,即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也爱莫不助。为了呼唤出被“冻结”的道德,为了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上至国家部委,下至机关团体,乃至个人,都绞尽脑汁的想对策、想办法。

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虽然让助人为乐变得被动化和机械化,但是,初衷不可置疑,既希望人们能帮助跌倒的老人,也能安然的脱身;北大副校长的呼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智者无奈后的迫切期望,而且以北大的法律资源为后盾,剑指那些专门以跌倒为方式进行讹诈的老人。不管是《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还是北大副校长的呼吁,都是看到社会道德逐渐萎缩后,想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挽留。

一把伞,不仅可以做一回好事,也可以当一回活雷锋,更可以撑起一个生命的尊严。如此简单的动作,如此简单的事情,为何有的人就是不愿意做?甚至非常“吝惜”自己手中的温度。其实,不是很多人不愿意做,而是冲不破“做好事被讹”这座精神雷峰塔,在无数次思想的斗争中,都被这座雷峰塔的阴影所屈服。这座塔里的“阴影”固然厉害,但是,在社会道德精神的光芒前,不仅无所遁形,而且还会消失殆尽。既然,我们已经看到道德回归的曙光,还有何惧怕?放开手去做好人好事吧!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