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实体书店的未来

www.fjnet.cn 2012-04-01 08:35  陈季冰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我工作的报社坐落在上海市区南部———这一片是昔日“法租界”的核心地带———一条幽静、雅致但名气颇响的小街上,全长不足500米的它上面一度云集了沪上几家最重要的出版社,因而以“出版一条街”的美名而为许多市民所熟知。

正因为这个缘故,我想大概很少有爱书人能像我这般怀着复杂的心情目睹出版社门市部的门面一天天地萧条、萎缩,渐渐地被各种花店、水果摊乃至酒吧、面包房覆盖……是的,正像许多读书人忧心忡忡地关注到的那样,在许多城市,实体书店如今是一道道正在迅速消失的风景线,只不过我每天都要走过的这条小街的变迁给我造成了特别深的印象而已。

粗粗统计一下,从2010年到现在的两年间,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民营书店关门停业就已经有一大半,其中包括北京的“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光合作用书房”,上海“季风书园”人民广场和静安寺等四家分店。再早几年破产倒闭的,还有上海“思考乐书局”和“席殊书屋”,以及实力雄厚的外资“贝塔斯曼”等等。虽说去年11月25日综合时尚性的广州“方所书店”在爱马仕、路易·威登等一线奢侈品专卖店聚集的高级购物中心华丽开业,短暂地给业界打了一针强心剂,但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书店———日薄西山的整体衰败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的调查显示,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民营书店倒闭,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另一项统计则说,仅2007年到2009年,中国民营书店就减少了1万家。

来自国外同行的坏消息更令中国的图书经营者有兔死狐悲之感:2011年2月16日,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Borders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过去40年里,从一家小镇书店一步步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超过1.1万人、门店数百家、巅峰时期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的“全美最佳书店”,Borders曾经是一个经典的“美式”成功故事,但随着北美消费者日益转向电子图书下载或在亚马逊等网上书店购买图书,它如今变成了一曲悲歌。同样岌岌可危的还有在华尔街上市的巴诺(巴恩斯和诺布尔)书店以及著名的英国水石书店,相比于卖书,应付持续亏损和裁员是它们的董事会目前的首要工作。说起来真是恶有恶报,巴诺和B orders这两家书店素有“企业怪兽”的恶名,数十年来一直在凭借更加冰冷无情的纯商业化经营挤垮更有人文气息的特色小书店。

眼下,除了少数被悲情蒙住了眼睛的纸质书死忠分子,大多数头脑清醒的人都无奈地认识到,长远来看,不管实体书店采取何种“战术”———包括广州“方所书店”推销的那套综合“生活品质”消费模式,在时代潮流面前都只是螳臂当车。这是因为,除了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以其完善的流通体系、点对点的服务以及更大的价格空间造成的冲击,除了越来越成熟的更加便捷、高效、廉价的电子书的挤压,更为重要的是,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地说,单向地阅读长篇文字内容的读者正经历有史以来的首次减少。如今,人们更多地青睐互联网上那些文字和音像一体的多媒体读物,以及博客、播客、微博等互动新媒体,尤其是适合于移动互联网终端呈现的内容。

上海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正确地指出:“……没有任何人能料到,不是缘于文化专制,而是基于技术形态的改变,中国书业尚未走向成熟,就已面临第二次严重的危机。”

这么说来,那些散发着墨香、更承载着我们美好的精神寄托的实体书店注定要从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消失吗?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实体书店。我可以斩钉截铁地下定论,过去那种单纯靠卖书挣回成本的实体书店将来是一定没有出路的。而且,越是在大城市,它们越是会因为租金等成本的高昂而迅速走向末路。不过,假如我们的社会能够逐渐达成某种共识———书店不仅只是一个卖书的经营场所,就像我的报社门前那条路上日益取代书店的那些酒吧、花店、面包房、水果摊一样,那么,它在数字时代延续其生命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