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差额选举省委常委是党代会又一亮点

www.fjnet.cn 2012-05-14 08:33  李  龙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实行差额选举,给选举注入了竞争机制,对被选举人来说,有竞争压力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来做好今后的工作。

昨天,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选出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以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纪委委员。同时,13名新一届省委常委也从14名常委候选人中选出。这是广东省首次进行差额选举省委常委。

差额选举省委常委,在广东之前,已有其他地方作出了尝试,去年11月,江苏省就差额选举产生了13名省委常委。而据媒体报道,山西、湖南、贵州等省份也都曾经差额选举出了省委常委。因而,此次广东从14名候选人中,差额选举出13名省委常委,是省党代会又一亮点,也是对差额选举朝着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的又一推进。

其实,广东的差额选举在其他层面也早已开始了探索和尝试。如2008年1月,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选举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其中7名副省长即是从8名候选人中选举产生。再如今年3月,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人选就是通过几个阶段的公推比选、差额票决所产生。这是政府层面的差额选举。

而今年2月份,广东首创的“考”选十八大代表,60名初步人选在16名“考官”面前,以自选一题作答的方式,即席发言,展示自我,这样的遴选方式,本身就是选举党代表的一大创新。此外,在去年12月召开的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期间,从化11名党代表在党代会召开期间,向大会提交提案。党代表在党代会上现场提交提案,在广东是首创,即便在全国也不多见。由此也可以看出,从党代表的产生到其履职,广东一直都在创新。此次差额选举省委常委,更是党内民主的一大突破,同时也透露出一个信号:今后不但基层,各个阶层都有可能会采用差额选举来票决党政领导干部。

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进步意义毋庸置疑。差额选举至少有着两方面的优势:其一,差额选举的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使得选民和代表可以对候选人进行比较,好中选优;其二,实行差额选举,给选举注入了竞争机制,对被选举人来说,有竞争压力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来做好今后的工作。

近年来,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多次曝出违规违法提拔“神童”官员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小冲击。如果有了制度性的差额选举,如果选举人有投票的选择权,这种操纵选举、无视民意的内定式选举或许就会有所改变。选举政府干部如此,选举党的领导干部道理亦然,把竞争意识引入官场,实行干部的“优胜劣汰”,既是干部任用制度的完善,也是提高民主素质的必然。

当然,就目前情况而言,干部任命制已经实行了很久,在一些人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认为搞差额选举就是与党管干部冲突。因而,以差额选举省委常委为起点,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推出更细致、明确、严格的选举规则,当下还须破除一些旧观念、旧思维:党管干部不意味着包办挑选干部,相反,按照法律规定,用上下结合的方式提名,多途径选拔干部,正是我们所希求的。唯如此,干部选拔才更有公信力,干部机制也才更有竞争力。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