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铁道部宣传片“未达效果”
www.fjnet.cn 2012-07-04 14:57 武 坤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铁道部的“天价宣传片”事件继续发酵:7月2日,张艺谋助理庞丽薇向记者澄清,称张艺谋并未参与拍摄该宣传片,只对样片提过意见,并且未同意署名。(7月3日新京报) 此前,一部名为《中国铁路》的形象宣传片受到关注,该片署名为“张艺谋导演”,片长5分钟,回顾与总结了中国铁路近几十年的成就并展现中国铁路的线路规划,据审计署公布的铁道部201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显示,该片是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制作的,且未达到预期效果。 消息披露后,质疑铁道部暗箱操作者有,质疑张艺谋漫天要价者有,而新闻报道中的一句“未达到预期效果”,尤其值得玩味——在这里做个很不地道的猜测:假如《中国铁路》反响大好,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的话,是否之前的“未公开招标”的程序违规就能被洗白成“慧眼识人才”了呢?张导又是否还会有着急澄清“被署名”的举动呢? 天幸有这个“未达效果”,把“天价宣传片”和“名导被署名”一一暴露在公众视线里,也让我们再度思考:任何程序都该合法合规重要,还是所谓“特事特办”更能达成效果?前者无疑能奠定长远的法治精神,后者在个案中或许无往不利但却无助于制度建设。 在“天价宣传片”事件中,假如张艺谋确实并未参与宣传片拍摄,并且不同意署名,那么在澄清之前,张导事实上还为铁道部的暗箱操作抵挡了一部分来自舆论的匕首和投枪,但随着张艺谋的声明铁道部不得不再次站在风头浪尖了,虽然铁道部至今一言不发,但之前“名导演要价高”的无字辩解显然难以搪塞质疑了——除非是张大导演即便只是“提意见”也要价不菲。 “先沉默再诡辩最后找个临时工”一向是不少公共事件中当事方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工作人员随时被“临时”充当挡箭牌,可那些临时工都是缺乏话语权的“无名之卒”,但这次铁道部却找上了大名鼎鼎的导演张艺谋当“潜在临时工”,手笔虽不可谓不大,却显然应了“机关算尽误自身”。 事实上,对于一部耗资近两千万、名导演署名、拍摄地横跨大江南北的宣传片,应该说制作方还是有所期待的,而“成者为王败者寇”的潜规则也告诉他们,重要的是结果,价格虚和不招标未必会是什么大事,结果达到一切OK——价钱高会成为“值得”,不招标会成为“有魄力,敢干”,可结果恰恰出乎制作者意料:铁道部形象非一日之寒,断难通过短短5分钟的视觉幻象予以扭转,而审计署也不会对1850万的巨额支出视而不见。现在,既然张导已经站出来澄清“此事非吾所为”,铁道部已经无法不接招了——张大导演为什么也成了“临时工”?承担拍摄的制片公司与铁道部的合作细节是什么?业内认定成本只是十几万的片子为何花出了1850万?成本之外的巨额款是如何入账的? ——且搬好凳子,坐看洗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3]最怕千万元宣传片催热“天价宣传”
- [ 07-02]耗资1850万元拍铁路宣传片背后的思考
- [ 09-01]国家形象宣传片须防打工子弟拍成富孩子
- [ 08-05]志愿者成宣传片主角是自信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