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民族复兴指数”的研究确实很业余

www.fjnet.cn 2012-08-07 10:14  潘洪其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日前透露,根据他主持完成的一个测算结果,2005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4644,即已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已完成62%的复兴任务,复兴进程明显加快。针对质疑,杨宜勇回应称,研究报告没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

杨宜勇等人将2005年、2010年两年的民族复兴指数精确到万分之一,这种对民族复兴的另类理解和数字化测算,超出了常情常理的范围。杨宜勇说,如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目标,它就是可量化的,如果它不是一个目标,就不可以量化,将来也无从检验。言下之意,所有的目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将能否量化作为衡量一个目标是否成立、是否有意义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这种研究思路未免太简单、太偏狭了。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即便要对民族复兴进程进行量化研究,如何设定完备的指标体系,如何评判各项大小指标的得分,如何进行合理的得分比对和权重考量,都需要客观、负责任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不是几个研究人员通过搜集、整理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资料就能完成的工作,而至少需要组建一个相当规模的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严肃认真的综合研究,才可望得出实事求是而令人信服的结论。

从新闻报道细节观之,难免会让人怀疑,这个课题更多像是一项“学术政绩工程”。不料,杨宜勇称课题没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该说法或许有助于洗去“学术政绩工程”嫌疑,但却进一步暴露了“民族复兴指数”项目的“业余水平”,令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大打折扣。

无论是由国家支持的重大研究课题,还是由财政供养的专家、研究者出于“业余爱好”从事的调查研究,只要研究内容涉及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研究者都应当具有高度的学术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既要避免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被其他因素操纵利用,也要力戒脱离实际、高高在上,避免研究结果与公众的实际感受格格不入。

如果专家、研究者的研究结论或调查结果一而再、再而三超越公众的理解和感受限度,比如草率宣称再过5年8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大功告成,或者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那么,专家、研究者的确需要认真反省一下:自己拿着一把无所不能的尺子对世间万物进行“量化”,是否陷入了“理性自负”的泥潭?凭着几个似是而非的数据,就煞有介事地认定老百姓已经高度富足幸福,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傲慢与偏见”?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