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模式更需专业医疗服务下沉
www.fjnet.cn 2012-08-15 10:06 武 洁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家庭医生”这个概念,最初其实来自医疗服务高度发达的国家,即便是在这些国家,能够享受“家庭医生”服务的往往也是高收入阶层,最起码也是中产阶级。如此看来,厦门即将推广“家庭医生”,而且普通公众也能享受到“家庭医生”这样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无疑令人期待。 不过,既然是普及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自然不可能如同国外一对一“家庭医生”那样专业和有针对性。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特有的“家庭医生”体系,让更多的民众从中受益,也未尝不是独辟蹊径的创新之举。 然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普及,显然不是说句话这么简单,而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具体而言,要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首先当然要为社区配备足够的“家庭医生”,即便不必如同国外“家庭医生”那样有针对性的向个别家庭和客户提供专属化的服务,家庭医生与服务人群的比例,也同样需要合理的配置。以当下社区卫生医疗人员及其服务的民众数量之比来看,要想细致入微的的对所有普通公众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不仅是不小的工作量,恐怕更是“不可能”的任务。而假如“家庭医生”对于公众健康的跟踪不够频密的话,很难真正意义上发挥“家庭医生”的功效。 此外,“家庭医生”服务更多建立在原有社区医疗的基础上有其合理性,但原有的社区医疗也仍然有其先天弊端,例如社区医疗人才的缺乏、医疗水平的局限。按理来说,“家庭医生”服务更应由具备相当职业水准的专业化“全科医生”来提供,否则一旦“家庭医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出现误判、对慢性病的管理也出现误导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上述视点,“家庭医生”模式要想不流于过场化的“体检”服务,其实更需在全科医生培养与专业医疗服务下沉上加大力度。唯此,“家庭医生”才能真正让民众受益,获得民众的认同,甚至开辟出一条中国式“家庭医生”服务的创新之路。(武洁 医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6]德国医疗体系两极分化 看病难渐成社会问题
- [ 08-09]私人医生涌现 恐加剧医疗不公
- [ 12-14]荷兰两主持人将自己臀部肉割下 欲在节目中吃掉
- [ 11-30]美国加州监狱人满为患 杰克逊医生刑期或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