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别闹了,专家先生!

www.fjnet.cn 2012-09-03 10:44  周泽雄 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数日前,一封包括120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送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内云: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NBA”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等法规”。

乍闻此事,我本能地嫌其无聊。当然,本能反应未必靠谱,于是,我逐字拜读了几位签名代表以“保卫汉语”为主题,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的交流。代表们的发言不仅郑重,还很悲壮,不少答复扑闪着怪异的学究气,让人疑心粘贴自现成文章。

遗憾的是,这些自称对汉语满怀爱心的学者,却无力通过自身的表述来展示汉语的美好,相反,他们展示了稍嫌滑稽的批斗精神,通篇读罢,我都被弄出耳鸣来了。正因为我忍着耳鸣之苦认真倾听了他们的全部意见,现在我可以负责地提出修正后的感受:不是无聊,而是胡闹。

仅仅因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出现了239个拉丁字母词(其实是B2C、VIP、KTV、PC之类常用缩略词),“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先生就杞人忧天到这种程度:“历史上有句名言,灭种先灭文,要灭绝一个种族,首先灭绝它的文字。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汉字都保卫不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为帮助网友提高认识,中科院哲学所的李敏生研究员则以一派疑似语重心长的言词告诫道:“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必须放在当前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下,首先要清醒地分析国际形势:树欲静而风不止,帝国主义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中国是他们始终不变的打击目标,他们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政治干涉、经济掠夺剥削;但在‘和平时期’最重要的方法是千方百计、无孔不入实行文化渗透,搞乱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对照数据: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词69000个,其中拉丁字母词只有239个;就篇幅论,词典共有1790页,字母词仅占6页,且以明显标识附在汉语词之后作为附录出现,并未对汉语词的主体地位构成干扰;新增字母词较前版多了百余条,而新增的汉语词则达三千余条。

我们再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主持人江蓝生女士就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提供的一组事实:早在1903年,国内就有词典收录了“X光线”,1931年的《辞源》续编收入了“三K党”,1965年《辞海》未定稿收了45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条,1979年《辞海》修订本则增加到63条,且《现汉》收入字母词并非始于今日。

两相对照,这些学者似乎更像是在“寻衅滋事”,只是所滋之“事”,被渲染得格外宏大罢了。身为学者,不应违背基本的事实、丧失基础的逻辑,那是治学根基;根基既失,你把意义拔得再高,也只是徒托大言。他们长着哈哈镜般的眼光,擅长虚构对方的错误,挑选例证的方式也近乎随心所欲,甚至对明显的自相矛盾也能处之泰然。比如,在强调汉语的危机时,则拿古人那句压根算不得学术结论的愤激语“灭种先灭文”来张势,一旦需要强调汉语的美妙及生命力,日本人因借用汉字而使文化得以发展壮大的事实又被他们用作佐证,浑然不觉后一个例子已对“灭种先灭文”构成了否定。

以他们自称具备的学养(学者中有人反复提及游学海外的经历),他们原该知道,拉丁字母词与英语不可混为一谈,缩略词与英语词汇亦非一回事,但他们偏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将一种依《现汉》的编撰逻辑绝无可能出现的恐怖前景,直接臆想成海啸来袭般的现实危机,以便在移花接木后,完成针对无辜对象的致命一击:“从现实的作用来看,从长远的影响来看,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李敏生语)这种非得借助虚构、夸饰对方的恶意来烘托自身正大光明的手法,也许是某种社会运动家的爱好,但永远不应是学者的正经做法。

说到汉语面临的诸种问题,我未必没有半腹的话要说,比如,关于字母词到底算“英语入侵”还是更适合看成一种当今世界的共享语言并加以包容?关于纯洁汉字的努力到底应侧重鼓励提倡,还是必须借鉴古时对待失贞妇女的架势,严加威胁恫吓?关于工具书的作用到底该注重其服务和方便功能,还是突出教化整肃的用意?凡此种种,都不妨采用学术探讨的方式加以面对。

汉语的确是优美的,汉语使用上也的确存在大量问题(昨天一位编辑朋友告诉我,新华网在转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时,又一次把“受权发布”误写成“授权发布”,让人极度沮丧),但是,这些签名学者显然更偏爱浩大的声势,他们更愿意借助行政和司法手段,从某种非学术高度来摆平对手。若非如此,何至于闹这么大的阵仗,又不是上街打架,难道学术争议还得取决于人多势众?既然他们意不在此,再要与之讨论相关问题,恐怕双方都会因话不投机而大感尴尬。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