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与罗氏胶着与焦虑
www.fjnet.cn 2012-11-06 07:35 祁乐纛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总统选举,候选人各自号称为原则、为政策而战,却不得不求助算计,与选民票多寡没有绝对关联,或许是一种悲哀。 这次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与罗姆尼较量,民主党籍现任总统与共和党候选人对决,直到现在没有什么“花样”,相互攻击没有什么“火力”,两人之间胜负预期没有什么“依据”。 譬如,选举口号,奥巴马4年前号召“变革”,罗姆尼今年诉求“真变革”;选举议题,几个月来核心不离经济。 距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奥氏和罗氏各自所获得的选民支持率大致相当,意味着民意调查机构无法估测、推测或者猜测谁能当选。 即使投票日以前的最后一天,当地时间5日,奥氏准备去3个州敦促支持者投票,罗氏打算去4个州争取选民;而两人最后拜票地是同一个州。 这是选情“胶着”,持续了至少一个月。胶着,继而形成“悬念”。悬念,最终让两名当事人感受“焦虑”,以至内心不无绝望。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只能坚持到最后。 面对选民、尤其是支持者,奥氏和罗氏似乎笑脸依旧,但体态远不如选战开始时那么昂扬,神情远不如先前那么自然,动作渐趋迟缓。 几个月前,俄罗斯总统选举前夕,某个欧洲国家的知名新闻周刊发表评述,大致意思是:选举,对局外人而言,最大看点是悬念;缺少悬念,就会缺少看点,缺乏真实感。 可是,这次美国总统选举,悬念延续到最后,可能因为某些因素,譬如寒潮让奥氏在东北部的支持者们不愿意出门投票,或者大雨把罗氏在东南部的支持者们挡在家中,都会让奥氏输、或者罗氏败。 这种悬念,在一场美国媒体称之为选情最接近的选举中,可能取决于某个地方细小到往届选举可以忽略不计的得票率差异,胜负带有太多偶然性,赢家难以真正得意,输家难以真正服气,或许不再是看点,可能成为闹剧。 这种总统选举状况,2000年出现过一次,在民主党人阿尔·戈尔和共和党人乔治·W·布什之间。戈尔赢得更多选民票,而小布什获得更多分配给各州的选举人票。结果,小布什当选,继而连任,执掌白宫8年,直到奥巴马4年前接管。 欧洲人眼中,美国选举制度不完备,总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任,才会出现这种情形,即赢家不赢,输家不输。 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例外,候选人在任何一个州获得更多选民票,就可以获得这一个州全部选举人票。所以,在一些有更多选举人票的州争取多数选民,比在其他州合计赢得更多选民票,实际更要紧。 无论奥氏或罗氏,都算计以至着力争取选举人票。 总统选举,候选人各自号称为原则、为政策而战,却不得不求助算计,与选民票多寡没有绝对关联,或许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加剧胶着、加剧焦虑。相关报道见今天A24、25版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4]美国大选选情终趋明朗
- [ 10-24]美大选三辩不只是俩男人的战斗
- [ 07-12]奥巴马的意思是“让我们换个话题”
- [ 07-09]奥巴马的嘴和罗姆尼的钱
- [ 06-30]医改法案对奥巴马连任助力有限
- [ 03-30]奥巴马政府虚伪地对中国穷追猛打
- [ 01-30]奥巴马拟向富人加税,原因何在?
- [ 10-24]卡扎菲之死为奥巴马竞选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