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清华博士“厌恶科研”的权利
www.fjnet.cn 2012-11-24 13:35 邓海建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清华博士生萧杨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其导师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表达惋惜与困惑。数日后,萧杨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封长信回复老师,“我已经厌恶科研了。”(11月23日《新京报》) 也许常人确实难以理解:一位曾在系统控制领域的国际顶级专业期刊(IEEE TAC)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数篇长论文(中国系统控制领域的博导都没有几人在这本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学生,竟然以博士身份从科研领域主动转行去做中学老师。 其实,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不过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真正令博士转行带有公共议题意味的,是当事人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长信回复老师,其中说到“我已经厌恶科研”。这让那些从小立志当科学家的梦幻,那些科研与大国崛起之间的宏大关联……顷刻间因为“厌恶科研”而破碎。 如果抛开选择背后的科研语境,遵循内心而不市侩于形,也许恰恰是新青年的本色。谁说这不是难得的进步呢?一者,一个对科研已经丧失趣味的年轻人,既没有利用科研去搞“技术移民”,也没有沦为“学术油子”,而是“净身出户”、离开并不热爱的领域,即便将来未必对中学教育大有贡献,起码也没有投机钻营——而一切单纯的选择,总令人心生温暖;二者,世易时移,老教授的年代,或者更强调“大红大绿”的贡献,而年轻博士的今天,已经开始张扬个体的自由与主张,他们不再是“大红大绿”中的一抹,而是有名有姓的、各个不同的鲜活,遵循公序良俗,追求个体的尊严与幸福,即便与集体的声音未必那么合拍,也是一种真正的和而不同的 “和谐”。 老教授看重天赋、年轻人看重兴趣,科研或者人生,各有各的道理。尊重清华博士“厌恶科研”的权利,也许我们会失去一个天才,却见证了一份遵从本心的幸福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要紧的呢?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11-26]清华博士当中学老师岂止是大器小用?
- [ 11-23]清华博士逃离科研执教中学 称感觉久违的轻松
- [ 10-30]麻将在欧洲已成一门课程 中国队选手是清华博士
- [ 10-30]清华博士称希望麻将世锦赛夺冠:它跟赌博无关
- [ 10-23]“清华学霸”引网友吐槽“别人家孩子”
- [ 10-19]清华北大学生参加麻将比赛引热议 校方称不知情
- [ 10-19]对“被学霸”的清华女生不必过于非议
- [ 10-17]学生竞赛一等奖变二等 丢清华北大保送资格遭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