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火案背后的“现实一种”
www.fjnet.cn 2012-12-06 14:27 舒天烈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从欠薪到纵火,刘某的选择有其自身的情感逻辑。作为有着自由意志的个人,他们的行为必须被谴责乃至被唾弃,但如果忽视背后的现实因素,同样也不应该。 很多小说与电影,都会详细展现一个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涉身其中者的艰难选择。12月4日,广东汕头一家内衣工厂的纵火事件,虽然从新闻报道中只能观其大略,但同样能感觉到一起事件背后种种“不能不如此”的脉络。 14人死亡、一人受伤,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是性质极其严重的犯罪,需要依法惩处,这点毋庸置疑。不过,惨剧已经发生,在哀悼逝者、抚恤生者的同时,同样需要反思:这样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如果跳脱简单的刑事犯罪来重新审视,或许能发现,案件折射了当代中国的种种问题,描摹出这个社会的现实之一种。 矛盾的症结在欠薪。没有作坊老板拖欠3000元,并且最终还要少付500元,刘某也许不会在楼梯拐角引燃汽油。这样的事件,若不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肯定不会进入公众的视野。即便如此,“为500元放火”的报道标题,也透露出媒体和公众对动机的不解:为了500元,值吗? 的确,在百元大钞能迅速“变色变小”的今天,500元不是一个大数目。不过,看过《秋菊打官司》的人,可能熟悉“说法”这个词。而“说法”背后,更是争一口气的观念。从跳楼、跳桥讨薪,到拜关公讨薪、断指讨薪,有太多同类型的事件曾经见诸报端。或许,刘某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选择以纵火的方式为自己讨“说法”。 从欠薪到纵火,刘某的选择有其自身的情感逻辑。虽然看起来欠薪的遭遇有些“微不足道”,倒是纵火让这起事件成了新闻。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事件,也在沿着同样的轨道演进着。从马加爵到杨佳,从媒体事后的发掘中,都能或多或少看到恶性案件背后的现实归因。作为有着自由意志的个人,他们的行为必须被谴责乃至被唾弃,但如果忽视背后的现实因素,同样也不应该。 从1988年到2007年,我国犯罪率年平均增长10%以上,基本与GDP同步。有学者通过对基尼系数和犯罪率的研究发现,由于贫富差距带来的“相对剥夺感”,是犯罪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这也正说明了,如果社会中不公正、不公平甚至是不平等的现象不减少,会加剧戾气的弥散,让犯罪行为的社会归因更加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强的同时,民富也提上了治理者的路线图。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演讲中表示,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无论是无辜殒命的14人,还是走入歧途的一人,他们的命运都注解着这样的表态。这是现实,不过,更希望这样的现实,能消散在历史前行的背影之中。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30]邵阳纵火案折射的公平问题
- [ 08-28]邵阳纵火案透视出的“公平困境”
- [ 11-08]纵火疑案考验“疑罪从无”原则
- [ 05-05]为拿补贴而纵火凸显农村普法教育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