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财产公示,不能总摸浅石

www.fjnet.cn 2012-12-14 09:07  邓海建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地方版官员财产公示“试水”不断。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公示37位村干部财产时,遭部分村官抵制,有村干部称,“我不过是一个芝麻绿豆官,凭啥子把我的财产公示出去”。该镇党委负责人称,公示财产属探索性质的试验。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则表示,地方态度谨慎因“担心此举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焦点”。(12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地方“试水”官员财产公示,确实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改革“摸石头”。低调而谨慎的试点,挡不住几成共识的大势。一方面是近期的“表哥”、“房叔”等事件,令民间吁求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呼声再次高涨;另一方面,近期放出的反腐信号频密,以财产公示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的预期更为强烈。

事实上,从乡村到区县,地方版的官员财产公示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基层化、低调化、密集化。试点的地区越来越多,有记者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我国已有29个市、县涉及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改革。然而,这些试点的地方基本又多是刻意低调,或者左顾右盼,或者谨小慎微。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试点基本集中在权力构架的最底层,即在民众眼中的“浅水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村干部称,“我不过是一个芝麻绿豆官,凭啥子把我的财产公示出去”——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公示是一种义务,尽管尚未法制化,按照权责对等的逻辑,“公示先从村干部做起”,显然就有失公允;再说,生活逻辑推断可知,村干部寻租或权力交易的概率太小。那么,这种公示的监督意义,恐怕也要打折。

这里其实有两重担忧:一者,作为公认为硬骨头的“财产公示”,自上而下遭遇的梗阻、能自下而上地纾解吗?二者,财产公示已经“试水”了很多年。从试点的情况看,有的人走茶凉,有的昙花一现,有的边走边看,有的走走停停。好的举措,又怕民众联想,进而倒逼成舆论压力;形式的做派,又怕民意臧否,还落得个好心办坏事的委屈。于是这些试点,往往推进得踉踉跄跄。

说到财产公示,有人总喜欢将之划入敏感话题行列。但殊不知,即便从公众的好奇心而言,越是吁求知情、越是遮遮掩掩,反而增多了非常态反腐的“花边”,也让本来清白的大多官员的合法财产被妖魔化。事实上,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等机构日前发布了《上海法治蓝皮书》,数据显示,近八成干部对财产公示呈积极态度。

这样的声音,值得怀胎多年的公示制度好好思量。毕竟,财产公示不能总在水浅处摸石头。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